麦秀夫于城南小渚中累土结茅居之容一之马伯干取酒共醉桃花下各赋诗为乐秀夫谒余同作附其韵

手拄藤枝鬓插花,夜收沆瀣晓餐霞。 贵人已隔门前水,野老还通月下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ǔ):支撑。
  • 藤枝:藤条。
  • 鬓插花:鬓角插着花。
  • 沆瀣 (hàng xiè):夜间的水气,露水。
  • 餐霞:指吸食霞光,比喻修炼仙道。
  • 贵人:尊贵的人。
  • (chá):木筏。

翻译

手扶藤条,鬓角插花,夜晚收集露水,清晨吸食霞光。 尊贵的人已被隔绝在门前的水外,而村野的老者还能在月光下划着木筏相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山林、超脱尘世的画面。诗人通过“手拄藤枝鬓插花”和“夜收沆瀣晓餐霞”的描写,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后两句“贵人已隔门前水,野老还通月下槎”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权贵的疏离感,以及对乡村生活的亲近和喜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