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与欧彦桢黎惟敬诸公游蒲涧

披蓁曷知劬,抗策信所诣。 疏甸印花明,层皋拥霞丽。 远瞻樵径微,近瞩鹿町翳。 岂伊仙府临,复此禅驾税。 法相垂永钦,毫光烛无际。 给林戒鼓渊,净宇慈香细。 身将六尘殊,心与七觉契。 秋气自萧森,暝色转佳霁。 岩端素练悬,松表朱弦递。 盈盈洁鹭翔,袅袅玄蝉曳。 一讴匪自怡,聊用发灵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披蓁(pī zhēn):拨开茂密的草木。
  • 曷知劬(hé zhī qú):何曾知道辛苦。
  • 抗策:举起马鞭,指驱马前行。
  • (yì):到达。
  • 疏甸:稀疏的草地。
  • 层皋(céng gāo):层层叠叠的高地。
  • 拥霞丽:被霞光所环绕,显得美丽。
  • 樵径:砍柴人走的小路。
  • 鹿町(lù tǐng):鹿群活动的区域。
  • (yì):遮蔽。
  • 仙府:神仙的居所。
  • 禅驾税(chán jià shuì):禅修的地方。
  • 法相:佛法的形象。
  • 毫光:微小的光芒。
  • 给林戒鼓渊(gěi lín jiè gǔ yuān):在林中敲响戒鼓,声音深远。
  • 净宇:清净的寺庙。
  • 慈香细:细腻的香烟。
  • 六尘:佛教用语,指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是烦恼的根源。
  • 七觉:佛教用语,指七种觉悟,即念觉、择法觉、精进觉、喜觉、轻安觉、定觉、舍觉。
  • 萧森:萧瑟凄凉。
  • 暝色:暮色。
  • 佳霁(jiā jì):美好的晴天。
  • 素练悬:白色的瀑布悬挂。
  • 朱弦递:红色的琴弦依次排列。
  • 盈盈:形容水清澈。
  • 玄蝉:黑色的蝉。
  • (yè):拖曳,这里指蝉鸣声拖长。
  • (ōu):歌唱。
  • 灵秘:神秘的灵感。

翻译

拨开茂密的草木,何曾知道辛苦,举起马鞭驱马前行,到达了目的地。稀疏的草地上花朵明亮,层层叠叠的高地被霞光环绕,显得美丽。远处看去,砍柴人走的小路微细,近处观察,鹿群活动的区域被遮蔽。这里难道是神仙的居所,还是禅修的地方?佛法的形象永远值得钦佩,微小的光芒照亮无边的世界。在林中敲响戒鼓,声音深远,清净的寺庙里细腻的香烟缭绕。身体与六种烦恼的境界不同,心灵与七种觉悟相契合。秋天的气息自然萧瑟凄凉,暮色转为美好的晴天。岩端悬挂着白色的瀑布,松树上红色的琴弦依次排列。清澈的水中洁白的鹭鸟飞翔,黑色的蝉鸣声拖长。一首歌并非只为自娱,而是为了启发神秘的灵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游蒲涧的景色与心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禅意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佛法境界的向往。诗中“披蓁曷知劬,抗策信所诣”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决心,“疏甸印花明,层皋拥霞丽”则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后文通过对禅修地的想象和对佛法境界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陈绍文

陈绍文,字公载,自号中阁山人。南海人。锡子。明世宗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举人,官通判。与梁公实、欧桢伯、黎瑶石、吴而待结诗社,又同游黄才伯之门。著有《中阁集》。清梁善长《广东诗粹》卷四、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四有传。 ► 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