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度:越过,跨过。
- 江门丈人:指作者自己,陈献章是江门人。
- 放步牢:形容脚步稳健。
- 太行:山名,这里比喻脚下的障碍。
- 鸿毛:比喻极轻的东西,这里形容行走的轻松。
翻译
我想要跨过溪岸上的小桥, 江门的老人步伐稳健牢靠。 脚下的障碍如同太行山被轻松分开几片, 秋风中,我随处行走,轻松如洒鸿毛。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位老人跨过小桥的场景,展现了老人稳健的步伐和轻松的心态。诗中“脚底太行开几片”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克服困难的轻松自如。末句“秋风随处洒鸿毛”则以鸿毛比喻行走的轻盈,进一步强调了老人的从容不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
陈献章的其他作品
- 《 悼李宫詹龄 》 —— [ 明 ] 陈献章
- 《 吴节妇 》 —— [ 明 ] 陈献章
- 《 鸲鹆育雏于贞节堂东壁壁高且危二雏堕地下乃就而哺之悲鸣徬徨如在无人之境予怜之取雏纳之巢纪以是作 》 —— [ 明 ] 陈献章
- 《 读林进士信宜祭母墓文 》 —— [ 明 ] 陈献章
- 《 题两山居山图为新淦李文光大贾 》 —— [ 明 ] 陈献章
- 《 刘进盛书来劝著述用旧韵答之 》 —— [ 明 ] 陈献章
- 《 寄怀林子南峰 》 —— [ 明 ] 陈献章
- 《 得廷实报定山谢事归忆东白仲昭诸先生有作 》 —— [ 明 ] 陈献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