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郴讣至乞书铭旌

三年不款白沙扉,病枕春来耗亦稀。 天地无穷流水远,江山犹是昔人非。 群贤半逐春云散,老泪还随暮雨飞。 八字铭旌吾敢爱,知君不愧旧儒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易郴: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fù),指报丧的通知。
  • 铭旌:(míng jīng),古代葬礼中用来标识死者身份的旗帜。
  • 白沙扉:指陈献章的住所,因其居所附近有白沙而得名。
  • :消息。
  • 群贤:指众多的贤人。
  • 八字铭旌:指铭旌上的八个字,通常用来概括死者的一生。
  • 儒衣:指儒者的服饰,这里代指儒者的身份和品德。

翻译

三年来未曾拜访白沙的门扉,病榻上的我春来消息也稀少。 天地永恒,流水悠远,江山依旧而故人已非。 众多贤士多半随着春云散去,老泪却随着暮雨飞洒。 我愿为你书写八字铭旌,知道你无愧于旧时的儒者衣冠。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易郴去世的哀悼之情。诗中,“三年不款白沙扉”反映了诗人与易郴的深厚情谊,而“病枕春来耗亦稀”则透露出诗人因病未能及时得知友人去世的消息。诗中的“天地无穷流水远,江山犹是昔人非”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增强了哀悼的氛围。结尾的“八字铭旌吾敢爱,知君不愧旧儒衣”则是对易郴品德的肯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敬意。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