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宁子:指宁戚,春秋时期卫国人,相传他曾在齐国饭牛(放牛)时唱歌,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
- 饭牛:放牛。
- 稊稗(tí bài):两种杂草,比喻小人或不良之物。
- 君子:有德行的人。
- 小人:品德卑劣的人。
翻译
我曾经嘲笑宁戚,放牛时便唱起了歌。 那悠扬的白石之音,时至今日又将如何! 秋天的原野上杂草丛生,风雨摧残着我的禾苗。 有德行的人难得一见,而小人却日益增多。 罢了,这又何足叹息,我拖着拐杖走在松林间的山坡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宁子饭牛唱歌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时世变迁的感慨。诗中“稊稗满秋原,风雨残吾禾”形象地描绘了社会混乱、小人当道的局面,而“君子不时见,小人日以多”则直接抒发了对道德沦丧的忧虑。结尾的“已矣奚足叹,曳杖松间坡”透露出一种超脱与无奈,展现了作者在乱世中的孤独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