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浙东佥帅董公孟起
幕府宏开地尽头,微垣星拱列元侯。
职颛方面雄诸镇,位重名藩贯七州。
盛代文章凌屈宋,太平礼乐属伊周。
六韬久已潜深秘,三策于今阐大猷。
袖带乌台霜气肃,佩联鸾阁晓声浮。
不辞万里风沙远,肯为三年吏士留。
剑戟夜明江徼月,旌旗晴拥海门秋。
德沾荒服讴歌起,威詟遐蕃赞画优。
马系长杨春袅袅,鹿眠閒草午呦呦。
时歌白雪多赓载,满引清香足献酬。
贱子素心如寸草,明公洪度似三洲。
愿持色笔濡膏泽,解使孤贞达冕旒。
华表会须荣里闬,深恩何止戴山丘。
中朝柱石归元老,伫听胪传锡玉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浙东:指浙江东部地区。
- 佥帅:指地方军事长官。
- 董公孟起:人名,诗中的佥帅。
- 微垣:古代星官名,比喻朝廷高官。
- 元侯:指诸侯之长。
- 职颛:专责。
- 方面:指一方或一面的军事或行政长官。
- 雄诸镇:在各镇中称雄。
- 位重名藩:地位显赫,名声远扬的藩镇。
- 贯七州:指管辖范围广泛,涵盖七个州。
- 屈宋:屈原和宋玉,古代著名文学家。
- 伊周:伊尹和周公,古代贤臣。
- 六韬:古代兵书,指军事策略。
- 三策:指治国策略。
- 阐大猷:阐明宏大的计划或策略。
- 乌台:指御史台,古代监察机构。
- 霜气肃:形容严肃的气氛。
- 鸾阁:指朝廷中的高级官署。
- 晓声浮:早晨的声音飘扬。
- 江徼:江边。
- 海门:海口,指海边的门户。
- 荒服:边远地区。
- 威詟:威慑。
- 遐蕃:边远地区的藩镇。
- 赞画:辅助策划。
- 长杨:长长的杨柳。
- 閒草:闲散的草地。
- 呦呦:鹿鸣声。
- 赓载:继续歌唱。
- 献酬:互相敬酒。
- 素心:纯洁的心。
- 洪度:宏大的气度。
- 三洲:指广阔的领域。
- 孤贞:孤独而坚定。
- 冕旒:皇帝的冠冕,代指皇帝。
-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
- 里闬:乡里。
- 戴山丘:比喻深厚的恩情。
- 中朝:朝廷。
- 柱石:比喻国家的重要支持者。
- 胪传:传令。
- 锡玉鸠:赐予玉制的鸠杖,古代赐予有功之臣的荣誉。
翻译
在浙江东部,董公孟起作为地方军事长官,其幕府宏大,位于地的尽头,朝廷高官如星辰般环绕。他专责一方,在各镇中称雄,地位显赫,名声远扬,管辖七个州。他的文章超越了古代文学家屈原和宋玉,礼乐制度如同伊尹和周公所制。他的军事策略和治国策略深奥,阐明了宏大的计划。他的袖中带有御史台的严肃气氛,早晨的声音在朝廷高级官署中飘扬。他不辞万里远行,不因三年任期而停留。夜晚,剑戟在江边映月,秋天,旌旗在海门晴空下飘扬。他的德行让边远地区的人民歌颂,威慑使边远藩镇的策划更加优越。春天,马儿在长杨下悠闲,中午,鹿儿在闲散的草地上呦呦鸣叫。时常歌唱《白雪》,满引清香,互相敬酒。我虽微贱,但心存纯洁,明公的宏大气度如同广阔的领域。我愿以笔墨传达您的恩泽,使我的孤独而坚定的心意达到皇帝。期待在华表上荣耀乡里,深恩如同山丘般厚重。朝廷中的重要支持者归于元老,期待听到传令赐予玉制的鸠杖。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董公孟起的卓越才能和显赫地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他的军事和政治成就,以及对文化和礼乐的贡献。诗中“幕府宏开地尽头”等句,描绘了董公的权力和影响力,而“职颛方面雄诸镇”等句则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地位。后文通过“德沾荒服讴歌起”等句,表达了董公的德行和威望,以及他对边远地区的积极影响。整首诗语言华丽,情感充沛,既是对董公的颂扬,也是对当时政治和文化成就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