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所翁九龙戏珠图

· 张翥
两龙颉颃出重渊,白日移海空中悬。 一龙回矫一倒起,侧磔胡髯怒喷水。 火珠炎炎如弹丸,爪底云头争控抟。 一龙仰首逆鳞露,两龙旁睨苍崖蟠。 怪风狂电浩呼汹,天吴倅立八山动。 一龙后出尤崛奇,半尾戏绕蜿蜒儿。 儿生未角已神猛,一顾却走千蛟螭。 陈翁砚池藏霹雳,往往醉时翻水滴。 便觉天瓢入手来,雨气模糊浑是墨。 我尝见画多巨幅,簸荡惊涛骇人目。 何如此笔穷变化,三尺微绡形势足。 是翁前身定龙精,故能吸歘奔精灵。 卷图还君慎封鐍,但恐破壁飞空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颉颃 (xié háng):形容鸟飞上下貌。
  • 重渊 (chóng yuān):深渊。
  • 回矫 (huí jiǎo):回旋矫健。
  • 侧磔 (cè zhé):侧面张开。
  • 胡髯 (hú rán):长须。
  • 控抟 (kòng tuán):控制,把持。
  • (nì):斜视。
  • (pán):盘曲地伏着。
  • 天吴 (tiān wú):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 (cuì):副的,辅助的。
  • 崛奇 (jué qí):突出奇特。
  • 蜿蜒 (wān yán):曲折延伸的样子。
  • 蛟螭 (jiāo chī):传说中的龙类动物。
  • 霹雳 (pī lì):雷声。
  • 封鐍 (fēng jué):封锁,封闭。

翻译

两条龙在空中上下翻飞,仿佛白日移动,海在空中悬挂。一条龙回旋矫健,另一条倒立起来,侧面张开长须,愤怒地喷水。火球如弹丸般炎热,龙在爪底和云头争夺控制权。一条龙仰首露出逆鳞,另外两条龙斜视着盘曲在苍崖上的同伴。狂风和雷电呼啸,天吴这位水神副手使八座山都动摇。最后一条龙尤为突出奇特,半条尾巴戏绕着曲折延伸的小龙。小龙虽未长角却已显神猛,一顾之间,千条蛟龙和螭龙都逃走。陈翁的砚池藏着雷声,他往往在醉时翻动水滴。便觉得天瓢入手,雨气模糊,浑然是墨。我曾见过许多巨幅画作,惊涛骇浪令人惊骇。但何如此笔能穷尽变化,三尺微绡足以展现这壮观的形势。这位翁前身定是龙精,故能吸取奔腾的精灵。卷起图画还给你,请谨慎封锁,只怕它会破壁飞入空冥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九龙戏珠的壮观场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龙的威猛和动态美。诗中,“颉颃”、“回矫”等词生动描绘了龙的飞翔姿态,“怒喷水”、“争控抟”则表现了龙的激烈动作。后文通过对比陈翁的画作与巨幅画作,强调了陈翁画作的精妙和生动,表达了对其艺术造诣的赞赏。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充满了神话色彩和艺术魅力。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