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 重到金陵

· 张翥
怅麟残废井,凤去荒台。烟树敧斜。再到登临处,渺秦淮自碧,目断云沙。后庭谩有遗曲,玉树已无花。向宛寺裁诗,江亭把酒,暗换年华。 双双旧时燕,问巷陌归来,王谢谁家。自昔西州泪,等生存零落,何事兴嗟。庾郎似我憔悴,回首又天涯。但满耳西风,关河冷落凝暮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怅麟:指对麒麟的怀念,麒麟在中国古代象征吉祥。
  • 废井:废弃的井,象征着荒凉和遗忘。
  • 凤去荒台:凤凰已离去,留下的只有荒凉的台基,比喻昔日繁华不再。
  • 烟树敧斜:烟雾中的树木倾斜,形容景象凄凉。
  • 秦淮: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常用来代表南京。
  • 后庭:指宫廷后院,这里指陈后主的宫廷。
  • 谩有遗曲:空有遗留下来的曲调。
  • 玉树:指陈后主的宫廷乐舞《玉树后庭花》。
  • 宛寺:指南京的寺庙。
  • 西州泪:指对西州(古代地名,今甘肃一带)的怀念,这里可能指对故国的思念。
  • 生存零落:生命的凋零和衰败。
  • 庾郎:指庾信,南朝文学家,以其悲凉的诗风著称。
  • 满耳西风:形容听到的是西风的声音,象征着凄凉和寂寞。
  • 关河:关隘和河流,泛指边疆。
  • 暮笳:傍晚时分的笳声,笳是一种古代乐器,常用于军中或边塞,声音悲凉。

翻译

我怀着怅惘的心情,再次来到金陵,看到的是麒麟像和废弃的井,凤凰已离开荒凉的台基。烟雾中的树木倾斜,我再次登上这里,远眺秦淮河独自碧绿,目光穿过云沙。陈后主的宫廷空有遗留下来的曲调,《玉树后庭花》已不再绽放。我在南京的寺庙中作诗,在江边的亭子里饮酒,暗自感叹时光的流逝。

双双飞回的燕子,询问街巷中归来的,王谢两家的后人现在何处。自古以来,对西州的怀念让我流下泪水,生命如同凋零的花朵,何必再叹息。庾信般的我显得憔悴,回首望去,又是一片天涯。只听见满耳的西风,边疆的关隘和河流冷清,傍晚的笳声凝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金陵古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典故,如“怅麟残废井”、“凤去荒台”等,都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烟树敧斜”、“秦淮自碧”,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无奈。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