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江上送客

· 张翥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 薄劣东风,夭邪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
拼音

所属合集

#踏莎行

注释

平沙:旷野。 将:送。

这是一首暮春送别词。上片写江头送别情景。扶醉登舟,人去之后,只有“愁”留了下来。下片写别后情景。落花飞絮,东风薄劣。春光将尽,人去楼空。全词凄婉缠绵,余意不尽。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等。
  • 张翥:元代诗人,字仲举,号蜕庵。
  • 芳草平沙:芳草,香草;平沙,平坦的沙地。
  • 桃叶江头渡:桃叶渡,古渡口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相传因晋王献之在此送其爱妾桃叶而得名。
  • 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后常用为船的美称。
  • 将愁不去将人去:将,带、领;愁,忧愁;人,指离别的人。
  • 薄劣东风:薄劣,形容东风微弱无力。
  • 夭邪落絮:夭邪,形容柳絮飘舞的样子;落絮,飘落的柳絮。
  • 吹笙路:指与情人相会的地方。
  • 碧云红雨:碧云,青云;红雨,落花。
  • 销魂处:销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快乐。

翻译

芳草铺满平坦的沙地,斜阳映照着远方的树木。桃叶渡口显得如此无情。醉意朦胧中被人扶上木兰舟,带走的不是忧愁而是离别的人。

微弱的东风无力地吹着,柳絮飘舞得妖娆。明天还要重新寻找那条吹笙相会的路。小楼空空,碧云和落花点缀其间,春光已到了令人极度悲伤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江上送别的情景,通过“芳草平沙”“斜阳远树”等意象,营造出凄美的离别氛围。词中“无情桃叶江头渡”一句,借用桃叶渡的典故,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与痛苦。“将愁不去将人去”巧妙运用对比,突出了离别的主题。后文通过对东风、落絮的描写,以及对未来寻找相会之路的期待,进一步抒发了离别后的孤寂与思念。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元代词人张翥的高超艺术成就。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