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斋竹石古木为会稽韩季博士题

· 张翥
老竹叶稀多秃枝,新竹碧润含幽姿。 箨中龙子振春蛰,突出雷雨头参差。 旁蹲怪石石罅裂,裂处恍惚疑龙穴。 山中有树皆十围,活干撑青死槎折。 霜皮食尽乾藓文,半顶斩立双桠分。 最后一枝身出群,垂枝倒走阴崖云。 李侯标致不可得,小字亲题别涂黑。 纵横不在摩诘下,萧爽直与洋州敌。 玉堂学士欣见之,浓墨大书真崛奇。 森然一片铁石笔,妙甚七字琼瑰词。 此诗此画今两绝,把玩微风动毛发。 只应真宰泣雕镂,一夜山窗冷秋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tuò):竹笋皮,笋壳。
  • 龙子:这里指竹笋。
  • 春蛰 (chūn zhé):指春天动物开始活动,这里比喻竹笋生长。
  • 参差 (cēn cī):不齐的样子。
  • 罅裂 (xià liè):裂缝。
  • 恍惚 (huǎng hū):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 槎折 (chá zhé):树枝折断。
  • 斩立:砍断直立。
  • 桠分 (yā fēn):枝杈分开。
  • 标致:风度,这里指画作的风格。
  • 摩诘:指唐代诗人王维,因其擅长山水画,这里用来比喻画技高超。
  • 洋州:地名,这里可能指某位画家的风格。
  • 崛奇 (jué qí):突出奇特。
  • 琼瑰 (qióng guī):美玉,这里比喻诗句珍贵。
  • 真宰:指天,天意。
  • 雕镂 (diāo lòu):雕刻,这里比喻艺术创作。

翻译

老竹的叶子稀疏,枝条多已秃落,新竹则碧绿润泽,含着幽静的姿态。竹笋皮中,春笋如龙子般在春雷中苏醒,突然而出,头颅参差不齐。旁边蹲着的怪石,石缝裂开,裂缝处仿佛是龙的巢穴。山中的树都有十围粗,活树干撑起青翠,死树枝则折断。树皮上的霜已食尽,干枯的苔藓纹路显现,半截树顶斩断直立,双枝杈分开。最后一枝与众不同,垂下的枝条倒走,阴暗的崖边云雾缭绕。李侯的风度不可得,小字亲笔题写,别有一番涂黑的韵味。画作的纵横不在王维之下,清爽直与洋州的风格相匹敌。玉堂学士见到此画,浓墨大书,真是奇特。一片铁石般的笔触,七字诗句珍贵如琼瑰。此诗此画如今已成绝响,把玩时微风动毛发。只有天意才能泣诉这雕刻的艺术,一夜山窗冷,秋月清冷。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竹石古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沧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箨中龙子振春蛰”、“裂处恍惚疑龙穴”等,形象地描绘了竹笋的生长和石缝的神秘。同时,通过对老竹与新竹、活树与死树的对比,表达了生命的循环与更迭。诗的最后,通过对画作的赞美,展现了艺术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表达了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和崇高敬意。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