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玉壶羽士之京师

· 张翥
学道武夷还上清,羽人毛骨鹤同轻。 丹留别室生虹气,啸隔空山作虎声。 剑外鬼神来叱咤,画中河岳入经营。 缑山合在飞廉馆,会见祠光彻夜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羽士:道士的别称,因其修炼仙道,故称。
  • 武夷:山名,位于今福建省武夷山市,是道教名山之一。
  • 上清:道教中的高级境界,指天界。
  • 羽人:指道士,因道士修炼成仙,故称。
  • 毛骨: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意指精神焕发。
  • 鹤同轻:比喻道士轻盈如鹤。
  • 别室:指道士修炼的静室。
  • 虹气:指道士修炼时产生的神秘气息。
  • 啸隔空山:形容道士的啸声能够穿越空山。
  • 虎声:比喻道士的啸声威猛有力。
  • 剑外鬼神:指道士的法力能够驱使鬼神。
  • 叱咤:大声呼喝,形容道士法力强大。
  • 画中河岳:指道士能够以法力操控自然界的山河。
  • 经营:指道士以法力操控自然。
  • 缑山:山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飞廉馆: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 祠光:指仙人祠堂中的光芒。
  • 彻夜明:整夜明亮。

翻译

学道于武夷山,更上一层清境界,道士身轻如鹤,精神焕发。 修炼的别室中留下神秘的虹气,啸声穿越空山,威猛如虎。 道士的法力能够驱使鬼神,操控自然界的山河。 缑山应在仙人居住的飞廉馆中,会见到仙人祠堂的光芒整夜明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道士修炼成仙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道士超凡脱俗的形象。诗中“羽人毛骨鹤同轻”形容道士轻盈如鹤,精神焕发;“啸隔空山作虎声”则表现了道士的威猛与法力。整首诗充满了神秘色彩,体现了对道士修炼成仙的赞美与向往。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