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 山水便面

· 张翥
佛寺云边。茅舍山前。树阴中、酒旆低悬。峰峦空翠,溪水清涟。只欠梅花,欠沙鸟,欠渔船。 无限风烟。景趣天然。最宜他、隐者盘旋。何人村墅。若个林泉。恰似敧湖,似枋口,似斜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便面:扇子的一种,这里指扇面上的画。
  • 酒旆(pèi):酒旗,古代酒店的招牌。
  • 空翠:形容山色苍翠,空灵。
  • 清涟:清澈而有微波。
  • 沙鸟:沙滩上的鸟。
  • 隐者:隐士,指那些远离尘世,隐居山林的人。
  • 村墅(shù):村庄。
  • 若个:哪个。
  • 林泉:山林与泉石,指隐居的地方。
  • 恰似:正像。
  • 敧湖(qī hú):倾斜的湖。
  • 枋口(fāng kǒu):地名,在今河南省。
  • 斜川:地名,在今江西省。

翻译

佛寺在云边,茅舍坐落山前。树荫下,酒旗低悬。峰峦苍翠空灵,溪水清澈微波。只是少了梅花,少了沙滩上的鸟,少了渔船。

无限的风光与烟云,景致自然天成。最适合隐士在此徘徊。这是何人的村庄,哪个林泉。它正像倾斜的湖,像枋口,像斜川。

赏析

这首作品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隐逸图。通过“佛寺云边”、“茅舍山前”等句,展现了远离尘嚣的宁静景致。词中“只欠梅花,欠沙鸟,欠渔船”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完美隐逸生活的向往。结尾处通过对比“敧湖”、“枋口”、“斜川”,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理想化的隐居环境。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