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寿程雪楼

白雪楼前清昼,新来喜事连绵。朱明绿暗麦秋天。绣衣何日去,丹荔已香传。 前夜团圆明月好,清光流照华筵。锦囊随处地行仙。庭椿关望眼,同庆八千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明:指夏天。
  • 绿暗:形容树木茂盛,绿叶浓密。
  • 麦秋天:麦子成熟的季节,即农历四月。
  • 绣衣:指官员的服饰,这里代指官员。
  • 丹荔:红色的荔枝,这里指荔枝成熟。
  • 清光:明亮的月光。
  • 华筵:盛大的宴席。
  • 锦囊:用锦缎制成的袋子,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地行仙:比喻行走如飞的人,这里指寿星。
  • 庭椿:庭院中的椿树,这里比喻长寿。
  • 八千年:极言长寿。

翻译

在白雪覆盖的楼前,白天显得格外清静,最近喜事连连。夏天树木茂盛,麦子成熟的四月天。绣衣官员何时离去,红色的荔枝已经成熟并传来了香气。

前一晚,圆月当空,月光皎洁,照耀着盛大的宴席。锦囊般的美好事物随处可见,行走如飞的寿星。庭院中的椿树让人期待,共同庆祝八千年的长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夏日庆典的场景,通过“白雪楼前”、“朱明绿暗”等意象,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中“绣衣何日去,丹荔已香传”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结尾的“庭椿关望眼,同庆八千年”则寄托了对长寿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喜庆和祥和的气氛。

张伯淳

伯淳,字师道,杭州崇德人。少善书法,宋末应童子科,□宗命给巨笔大纸写之。伯淳书天字在纸中间以进,诘之,对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宗喜,遂中选。寻举进士,累除太学录。元至元二十三年,用荐者言,授杭州路儒学教授,迁浙东道按察司知事。二十八年,擢福建廉访司知事。岁馀,召至阙下,论事数十条,皆当世急务,辞意剀切,世祖为之动容。命至政事堂,将重用之,固辞。授翰林直学士,谒告归,授庆元路总管府治中。大德四年,即家拜侍讲学士。明年造朝,扈从上都。又明年卒,谥文穆。师道称赵魏公孟頫为内弟,与巴西邓文原同直词林,情义款洽。文原尝谓师道为文,耻尚钩棘,而春容纡馀,铿乎如金石之交奏,然不喜以藻翰自能,殁后无成稿。其子河东宣慰副使采,长孙武康县尹炯,访求遗逸,釐为十卷。蜀郡虞集为序,刊之右塾,时至正六年也。 ► 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