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危太朴检讨还京

临川先生富文学,愿见久矣不可亲。夜占使星动牛斗,晓闻官轺薄东鄞。 欣然出门往见之,向者佩诵今始真。才华籍籍三十载,积学所至非鬼神。 银蜍濯海秋旦旦,淑气鬯物春津津。大朝士流日以盛,玉堂掌故俱荐绅。 焕章三朝旧文物,直与造化同陶甄。公行采访及遗俗,礼繁乐缛皆陈陈。 忠端奸佞等黄土,尚藉竹帛昭瑜珉。诏修三史求遗书,至四明董狐马迁。 不可作呜呼千载公其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临川先生:指危素,字太朴,元代文学家,曾任国子监祭酒。
  • 使星:指使者,这里指危素。
  • 动牛斗:指危素的活动范围,牛斗指天上的牛宿和斗宿,这里比喻危素的活动范围广大。
  • 官轺:官府的车辆。
  • 东鄞:地名,今浙江宁波鄞州区。
  • 银蜍:传说中的月中玉兔,这里指月亮。
  • 濯海:指月亮从海上升起。
  • 淑气:温和的气息,指春天的气息。
  • 鬯物:使万物生长茂盛。
  • 玉堂:指翰林院,古代文学家、学者聚集之地。
  • 荐绅:指有学问的士人。
  • 焕章:指光彩夺目的文章。
  • 陶甄:比喻培育人才。
  • 礼繁乐缛:形容礼乐制度繁复。
  • 瑜珉:美玉和石头,比喻忠良和奸佞。
  • 董狐:古代史官,以直言不讳著称。
  • 马迁:司马迁,西汉史学家,著有《史记》。

翻译

临川的危素先生学识渊博,我久仰大名却难以亲近。夜晚看到使者的星辰在牛斗之间闪动,早晨听说官府的车辆已经抵达东鄞。

我欣喜地出门去见他,以往只是读过他的作品,现在终于能见到真人。他的才华横溢已有三十年,积累的学问深不可测,非鬼神所能及。

月亮从海上升起,秋天的早晨如此明亮,春天的气息使万物生长茂盛。朝廷中的士人日益增多,翰林院的学者都是有学问的士人。

危素先生的文章光彩夺目,与天地造化同在,培育了无数人才。他奉命采访民间习俗,礼乐制度繁复而陈旧。

忠良和奸佞都已化作黄土,但他们的故事仍通过文字流传,如同美玉和石头一般。皇帝下诏修撰三史,寻找遗失的书籍,直到四明之地,像董狐和司马迁这样的史官已经不在了。

唉,千年之后,危素先生这样的人才是多么难得啊。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危素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学识和才华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危素的活动和影响,展现了他对文化传承和历史记载的重要贡献。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银蜍濯海”、“淑气鬯物”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象和人文氛围。最后,诗人对危素先生的离去表示惋惜,感叹像他这样的杰出人物难以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