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晴游包山龙华寺过慈云岭

· 张翥
当年玉辇此经行,古寺犹题扈从名。 龙凤谶空山气歇,马羊劫换海波平。 野桃著雨春红落,岭路埋云湿翠生。 日暮人归烟树黑,饥鼯啼雨上宫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辇(yù niǎn):古代帝王的乘舆。
  • 扈从(hù cóng):随从,侍从。
  • 龙凤谶(lóng fèng chèn):古代预言吉凶的文字或图记。
  • 马羊劫(mǎ yáng jié):指战乱或灾难。
  • (wú):一种类似松鼠的动物,又称飞鼠。

翻译

当年帝王的玉辇曾在此地行进,古老的寺庙中还题写着随从的名字。龙凤的预言在空山中消散,战乱换来的是海波的平静。野桃花在春雨中凋落,红色的花瓣飘零,山岭上的云雾使道路显得湿润而翠绿。日暮时分,人们归去,烟雾笼罩的树木变得暗淡,饥饿的鼯鼠在雨中啼叫,声音传到了宫城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古寺、山景和宫城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帝王巡游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玉辇”、“扈从名”等词语勾画出昔日帝王的辉煌,而“龙凤谶”、“马羊劫”则隐喻了历史的沧桑。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静谧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