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马

· 张翥
睿思殿中万几暇,缥带犀签阅名画。 君王爱此神骏姿,笔势不在韦韩下。 五云御押手自封,玉窠蟠屈宸篆红。 百年重遭赤马劫,散落不逐兵尘空。 谁欤传之能爱惜,尺楮萧萧开古色。 骊骢玉面蹄腕白,青丝络脑黄金勒。 风鬉半散头怒侧,一团渥洼云气黑。 绯衫圉郎紧控持,直恐骄腾收不得。 向来南渡小朝廷,虎视欲与金源争。 蜀襄马场能几匹,尚想按图心胆倾。 只今万里龙沙道,游牝千群饱丰草。 天闲上驷皆乘黄,驽蹇纷纷世空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睿思殿:皇帝的御书房。
  • 缥带犀签:用缥带系着的犀牛角签,指珍贵的书籍或画卷。
  • 韦韩:指唐代画家韦偃和韩干,以画马著称。
  • 五云御押:皇帝的印章。
  • 玉窠蟠屈:形容印章上的篆文弯曲如玉窠。
  • 宸篆红:皇帝的红色印章。
  • 赤马劫:指战乱。
  • 尺楮:小幅的纸或画。
  • 骊骢:黑色的骏马。
  • 渥洼:地名,传说中产良马的地方。
  • 圉郎:养马的官吏。
  • 金源:指金朝。
  • 龙沙道:指边疆的沙漠地带。
  • 游牝:指母马。
  • 乘黄:指良马。

翻译

在睿思殿中,皇帝在繁忙的政务之余,用珍贵的缥带系着的犀牛角签阅读名画。君王喜爱这神骏的姿态,其笔势不亚于唐代画马名家韦偃和韩干。皇帝亲自封存这幅画,印章上的篆文弯曲如玉窠,红色印记彰显皇权。百年后,这幅画在战乱中散落,未能随兵尘一同消逝。

是谁能够珍爱并传承这幅画,使其在小幅的纸上展现出古朴的色彩。画中的黑马玉面蹄腕白,青丝编织的络脑上装饰着黄金勒。马鬃半散,头怒侧,一团如渥洼云气般的黑色。穿着绯红衣裳的养马官吏紧紧控制着,生怕它骄腾起来无法收拾。

回想起南渡的小朝廷,曾试图与金朝争夺天下。蜀襄的马场中马匹寥寥,尚且让人按图索骥,心胆俱裂。如今在万里龙沙道上,成群的母马在丰草中饱食。天闲的上等马匹都是良驹,而那些劣马则在世间空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皇帝对画马的珍爱,以及画马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的价值。诗中通过对画马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神骏之姿,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战乱对文化遗产的影响。诗末通过对现实与历史的对比,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