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方外:世俗之外,指僧道的生活环境。
- 宿心:长久以来的心愿。
- 业白:指修行的成果,佛教中指清净无染的境界。
- 初地:佛教术语,指菩萨十地中的第一地,即欢喜地,象征着初步的觉悟和清净。
- 性空:佛教术语,指一切事物都没有自性,本质上是空的。
- 坐夏:佛教习俗,指僧人在夏季闭关修行,不出门应酬。
- 㲲巾:用细竹篾编织的帽子,这里指僧帽。
翻译
我日夜仰慕着那座名山,它超脱世俗,是我长久以来的向往。 修行到了清净无染的境界,心灵空无一物,不染尘埃。 需要时向寺庙请求钟声,闭关修行期间不接待访客。 想象中的那位心叟,一定在风中感受着凉爽,头戴僧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一位高僧清净生活的向往和敬仰。诗中,“名山旦夕仰”展现了诗人对山中修行的渴望,“业白到初地,性空无一尘”则描绘了高僧修行的境界,清净无染。后两句通过对高僧日常生活的想象,进一步体现了其超脱世俗、专注修行的形象。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僧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