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吕叔泰

隆隆暑威歇,稍稍秋意深。 丰草渐改色,穹林亦萧森。 况兹风雨夕,微灯翳寒阴。 潜蛩泄幽语,徂雁遗哀音。 以我耿耿怀,知子难为心。 含情睇层昊,咫尺犹商参。 裹饭孰子遗,载酒孰子斟。 岂不欲一往,畏彼泥潦侵。 古人道义交,非惟让分金。 斯事久索莫,念之恨弥襟。 愿言轨前躅,尚期勖来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隆隆:形容暑气盛大。
  • 稍稍:逐渐。
  • 穹林:高大的树林。
  • 萧森:萧瑟凄凉。
  • 潜蛩:隐藏的蟋蟀。
  • 徂雁:远飞的雁。
  • 耿耿:心中不安的样子。
  • :凝视。
  • 层昊:高远的天空。
  • 商参:参商二星,此出彼没,不同时出现,比喻相隔遥远不能见面。
  • 裹饭:包裹食物。
  • 载酒:携带酒水。
  • 泥潦:泥泞。
  • 让分金:指古代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鲍叔牙知道管仲贫困,分财利时总是多分给管仲。
  • 索莫:消沉,无生气。
  • 恨弥襟:恨意充满胸怀。
  • 轨前躅:遵循前人的足迹。
  • :勉励。

翻译

暑气渐渐消退,秋意渐浓。丰茂的草地逐渐变色,高大的树林也显得萧瑟凄凉。在这样的风雨之夜,微弱的灯光被寒气所遮蔽。隐藏的蟋蟀发出幽幽的鸣叫,远飞的雁儿传来哀伤的鸣声。我心中的不安,让你难以安心。我凝视着高远的天空,虽然只有咫尺之遥,却如同参商二星,难以相见。谁会为我包裹食物,谁会为我斟酒?我并非不想前往,只是害怕那泥泞的道路。古人之间的道义之交,不仅仅是分金那么简单。这件事已经久无生气,想到这里,我的恨意充满胸怀。愿我们能遵循前人的足迹,也希望你能勉励我,共同期待未来的日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凄凉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和动物的鸣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诗中,“隆隆暑威歇,稍稍秋意深”一句,既描绘了季节的转换,也暗示了诗人心情的转变。后文通过对风雨、微灯、潜蛩、徂雁等意象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和不安的氛围。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古人道义之交的向往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张养浩

张养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不久便积劳成疾病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