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

千峰秀出青莲宇,下界神龙走风雨。帝遣灵鳌戴此峰,来作中吴天一柱。 吴王宫雉结浮云,日日西施醉歌舞。春□馆娃乐未终,敌人隔江尝胆苦。 夜半越师溪上来,翻手繁华化为土。砚池鸟下咏青蘋,樵路幽香来秋坞。 昔时宝屧响瑶阶,谁信荆榛上修庑。惟有琴台石,峨峨似苍虎。 吾将炼成金,天高不可补。飞阁当天开,五湖三江入窗户。 君不见鸱夷子,浮沈两国烟波里。属镂谗锋固莫辞,耻雪夫差肯知止。 肯知止,今人宁无鼎铛耳!奈何古之人,九泉呼不起,酒尽苹芜三万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岩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座古寺。
  • 青莲宇:指寺庙,佛教中常用青莲象征清净。
  • 神龙:神话中的龙,常用来形容神秘或强大的力量。
  • 灵鳌:神话中的巨龟,常用来象征稳固或支撑。
  • 中吴:指古代吴国的中部地区,即今苏州一带。
  • 宫雉:宫墙,这里指吴王的宫殿。
  • 浮云:比喻变幻无常的事物。
  •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后被吴王夫差所宠爱。
  • 馆娃:指西施,古代美女的代称。
  • 尝胆:比喻忍辱负重,准备复仇。
  • 越师:越国的军队。
  • 砚池:指文人的砚台,这里可能指寺庙中的水池。
  • 青蘋:水生植物,这里可能指水池中的植物。
  • 樵路:砍柴人走的小路。
  • 秋坞:秋天的山坞,指偏僻的山谷。
  • 宝屧:珍贵的鞋子,这里可能指宫女的鞋子。
  • 瑶阶:玉石台阶,指宫殿的台阶。
  • 荆榛:荆棘和杂草,形容荒凉。
  • 修庑:修长的廊道。
  • 琴台石:可能是指寺庙中的一块石头,形状似琴台。
  • 苍虎:青黑色的虎,这里形容石头的颜色和形状。
  • 鸱夷子: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后被吴王夫差所杀。
  • 属镂:指鸱夷子的尸体被吴王夫差用镂空的鼎煮。
  • 谗锋:谗言,这里指导致鸱夷子被杀的谗言。
  • 鼎铛耳:鼎的耳,这里比喻重要的人物或事物。
  • 苹芜:草木丛生的样子,这里可能指荒凉的景象。

翻译

灵岩寺坐落在千峰秀美的山中,如同青莲般的寺庙在风雨中显得神秘莫测。传说中帝派遣灵鳌来支撑这座山峰,使其成为中吴地区的天柱。吴王的宫殿高耸入云,西施每日在此醉心于歌舞。春天里,西施的欢乐似乎永无止境,而隔江的敌人却在忍受着苦楚,准备复仇。夜半时分,越国的军队悄然来袭,一瞬间繁华化为尘土。寺庙中的砚池旁,鸟儿在青蘋上吟唱,樵夫的小路上飘来幽香。曾经珍贵的鞋子在玉石台阶上响起,如今却只有荆棘和杂草覆盖的修长廊道。只有那块形似琴台的石头,依然像苍虎一样屹立不倒。我欲炼成金,但天高不可补。飞阁高耸,仿佛直达天际,五湖三江的美景尽收眼底。你看那鸱夷子,在两国之间的烟波中沉浮。即使面对谗言和死亡的威胁,他也宁愿保持尊严,不为夫差的耻辱而屈服。如果他知道适可而止,现代人难道就没有重要的人物或事物吗?无奈古人已逝,九泉之下无法再起,酒已尽,荒凉的景象延伸至三万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灵岩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如神龙、灵鳌、吴王宫殿、西施歌舞等,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历史感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古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如鸱夷子的悲剧,反映了诗人对忠诚与尊严的赞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张天英

元温州永嘉人,字羲上,一字楠渠,号石渠居士。酷志读书,穿贯经史。征为国子助教。性刚严,不好趋谒,再调不就。工诗,尤善古乐府。有《石渠居士集》。 ► 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