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张翥
正匆匆、楚乡秋晚,孤鸿飞过南浦。同来桃叶堪惆怅,一舸载春先去。愁绝处。问那曲阑干,曾听人低语。今宵最苦。向枫树溪桥,芦花野馆,剪烛卧听雨。 吴霜鬓,破帽西风怎护。丝丝都是离绪。旧情顿冷新愁重,总付坠鞭词谱。君记取。待雪夜、相思乘兴柴冈路。唱予和汝。要款段随车,轻盈唤酒,重为国香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摸鱼儿:词牌名,又名“摸鱼子”,双调一百一十六字,前段十句六仄韵,后段十一句七仄韵。
  • 楚乡:楚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
  • 孤鸿:孤独的鸿雁,比喻孤独的人。
  •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 桃叶:指桃叶渡,在今江苏南京,古代送别之地。
  • 一舸:一艘船。
  • 剪烛:剪去烧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常用来形容深夜交谈。
  • 吴霜鬓:指鬓发如吴地的霜雪,形容年老。
  • 破帽:破旧的帽子,形容落魄。
  • 坠鞭:古代文人雅士在马背上吟诗作赋时,常将马鞭随手丢弃,称为“坠鞭”。
  • 词谱:填词用的曲谱。
  • 款段:行走缓慢的样子。
  • 国香:指极香的花,多指兰花。

翻译

正值楚地秋意渐浓,匆匆忙忙间,一只孤独的鸿雁飞过了南面的水边。想起同来时经过的桃叶渡,如今却只剩下一艘船载着春光先行离去,令人感到无比惆怅。愁绪最浓时,不禁想问那曲折的栏杆,是否曾听人低声细语。今夜最是痛苦,只能对着枫树溪桥,芦花野馆,剪去烛芯,卧听雨声。

鬓发如吴地的霜雪,破旧的帽子在西风中如何能护住。丝丝缕缕都是离别的情绪。旧时的情感顿时冷却,新的忧愁又重重叠叠,这些都交付给了坠鞭的词谱。请你记住,等到雪夜,相思之情会乘兴沿着柴冈路而来。你唱我和,要缓慢地随车而行,轻盈地唤酒,再次为那极香的花赋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楚乡秋晚的孤寂景象,通过“孤鸿”、“桃叶渡”等意象,表达了深切的离愁别绪。词中“剪烛卧听雨”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孤独夜晚的静谧与哀愁。后段通过“吴霜鬓”、“破帽西风”等形象,进一步抒发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结尾处“雪夜相思”、“唱予和汝”则透露出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词作。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