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

· 王洪
朝出战,徐吾南,莫出战,祁连北。军声遥惊瀚海翻,杀气直入天街白。 自古圣人以五兵治不道,腹心爪牙各矢厥。谋力为民除残去蟊贼,胡为彼顽不我率。 挥我天兵奋长戟,虎罴咆哮鸷鸟击,薄其穹庐夜不食。 招摇为我怒,弧矢为我直,参旗开张虎奋翼。蹀胡之血,斫胡之头,悬之藁街竿百尺。 戎胡万里恒威德,一身为长城,四海永宁谧。下传子孙,上宁邦国,声施千秋永无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徐吾南:指向南行军。
  • 祁连北:指向北行军。
  • 瀚海:古代对沙漠的称呼。
  • 天街:指天空。
  • 五兵:古代五种兵器,泛指武力。
  • 矢厥:矢,箭;厥,其,指代武力。
  • 蟊贼:指害虫,比喻敌人。
  • 不我率:不遵循我。
  • 挥我天兵:指挥天兵,比喻指挥强大的军队。
  • 虎罴:虎和熊,比喻勇猛的士兵。
  • 鸷鸟击:猛禽攻击,比喻猛烈的攻击。
  • 薄其穹庐:薄,迫近;穹庐,指敌人的帐篷。
  • 招摇:星名,比喻指引。
  • 弧矢:弓箭,比喻武力。
  • 参旗:星名,比喻指引。
  • 蹀胡之血:蹀,踏;胡,指敌人。
  • 斫胡之头:斫,砍;胡,指敌人。
  • 悬之藁街竿百尺:藁街,古代刑场;竿,高竿。
  • 戎胡:指敌人。
  • 恒威德:恒,长久;威德,威严和德行。
  • 宁谧:安宁。

翻译

早晨向南出兵,晚上向北行军。军队的声势远震沙漠,杀气冲天。自古以来,圣人用武力治理不道之事,军队和谋士都尽其所能。他们用武力为民除害,为何那些顽固的敌人不遵循我们。我们挥动强大的军队,勇猛的士兵如虎熊咆哮,猛烈的攻击如猛禽扑击,迫近敌人的帐篷,夜晚也不休息。星辰为我们指引,弓箭为我们直击,星辰指引我们展开攻击。我们踏着敌人的血,砍下敌人的头,悬挂在刑场的高竿上。我们的威严和德行长存于敌人之中,我们一个人就是长城,让四海永远安宁。我们将这传给子孙,守护国家,声名永远流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古代战争的壮烈场面和军队的威武气势。通过对比朝南暮北的行军路线,展现了军队的迅速机动和广泛征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瀚海翻”、“天街白”等,增强了战争场面的宏大和激烈。同时,诗人强调了武力的正义性和必要性,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宁的期望。整首诗语言雄浑有力,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军人的豪情壮志和忠诚担当。

王洪

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