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兆孺华阳巾歌
通明玉京堕来身,秀眉长额飘须鬒。
皎如野鹤翘鸡群,有冠却挂神虎门。
归来自制华阳巾,皂角出没中茅云。
手抄隐诀名登真,松风不厌旦夕闻。
后千馀年有孙君,自言曾受十赉文。
巾陶所巾鹿皮裙,访我海上霏烟昏。
父老巷视儿童奔,俱言神仙来试人。
愿孺宝此贻诸昆,后有优孟能称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兆孺:人名,孙兆孺。
- 华阳巾:一种古代的帽子,此处特指孙兆孺所制的帽子。
- 玉京:道教中指天帝的居所,比喻高洁之地。
- 飘须鬒(zhěn):飘扬的胡须和头发。
- 皎如野鹤翘鸡群:形容孙兆孺如野鹤般高洁,超群出众。
- 神虎门:宫门名,此处指孙兆孺曾在此处挂冠。
- 皂角:一种植物,其果实可用于洗涤。
- 中茅云:指道教中的中茅山,云雾缭绕之地。
- 隐诀:道教中的秘传口诀。
- 登真:道教术语,意指修炼成仙。
- 十赉文:道教中的十种赐予,象征着高深的道行。
- 鹿皮裙:用鹿皮制成的裙子,古代隐士常穿。
- 优孟:古代著名的优伶,此处指模仿者。
翻译
孙兆孺,从高洁的玉京降世的身躯,秀美的眉毛,长长的额头,飘扬的胡须和头发。他如同野鹤般高洁,超群出众,曾在神虎门挂冠而去。归来后,他自己制作了华阳巾,皂角出没于中茅山的云雾之中。他手抄道教的秘传口诀,修炼成仙,松风中不厌其烦地聆听。
千年之后,有孙君自称曾受道教的十种赐予。他穿着鹿皮裙,访我于海上,烟雾缭绕,昏暗不明。父老乡亲们纷纷来看,儿童们也奔走相告,都说神仙来试探人间。愿孙兆孺珍宝此巾,传给后代,后世若有模仿者,能称得上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孙兆孺的仙风道骨和超凡脱俗的形象。通过对其外貌、行为和所受道教赐予的描述,展现了他的高洁和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道教意象和典故,如玉京、神虎门、中茅云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艺术感染力。结尾处表达了对孙兆孺的敬仰和对其传承的期望,体现了对其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其影响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