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明卿再谪长短歌二章和李于鳞

明堂堂成不见帝,十二牧伯朝逡巡。 丞相肩舆入内殿,摇笔一扫三千人。 王生束装视黜籍,乃见武昌吴国伦。 无官可谪左已久,有地足徙恩仍新。 甘泉诸贵气成云,吴也亦是甘泉臣。 小臣无状业万死,尚许短檄随风尘。 长沙坐中止鵩鸟,鲁东门外悲麒麟。 何方魑魅不抚掌,何处猿猱不鼓唇。 李侯杜门十月矣,唶女再黜奚其陈。 此时尺一驰南康,府主揶揄目吴郎。 卷衣大笑出府舍,一舸乘风上武昌。 匡庐五老宛相揖,长江九派流飞觞。 归来萧条四壁立,大妇谇骂小妇伤。 女等徒称弦金石,岂无宗徐李与王。 时从处士誇鹦鹉,可救文君典鹔鹴。 何物故人能见负,却令妻子徇文章。 啼寒泣饥苦未已,东驰西窜穷遐荒。 燕中炊米若炊玉,公田种秫不种粳。 贡家车马谁与买,季子貂裘胡计藏。 解道人间富官职,女岂不念头上霜。 吴郎欲答答不得,王生请为歌夙昔。 日者岁之丙辰前,五星犹闻在奎壁。 片语高呼白雪飞,寸心肯让青云色。 吾宗少年强解事,吴郎目摄遗其舄。 岂唯吴郎众辟易,但语吾曹少坚敌。 司空挝鼓尽裸袒,武安行酒半膝席。 小儿仅呼杨德祖,一钱可拟程不识。 倘闻曹中理公事,君其且看西山碧。 故知万变同翻手,风雨青天昼能吼。 遗舄少年坐上坐,谁哉捧案前奔走。 世人荣辱强相制,吾辈行藏终自取。 妻子宁须饶远略,且用七尺饵其口。 即使女官更削尽,豫章男子得活不。 女乏江陵千树橘,来共吴门千畦韭。 耕尽要离墓上云,洗眼看他竟何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场所,象征着帝王的权威。
  • 十二牧伯:指古代的十二州牧,即各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 逡巡:犹豫不前,徘徊。
  • 肩舆:轿子,指乘坐轿子。
  • 摇笔:挥笔,形容书写迅速。
  • 黜籍:被贬谪的名单。
  • :古代官职中的低级官位。
  • 甘泉:指朝廷中的高官显贵。
  • 短檄:短小的文书,此处指简短的命令或消息。
  • 鵩鸟:传说中的不祥之鸟。
  • 麒麟:传说中的吉祥之兽。
  • 魑魅:山林中的妖怪。
  • :山中的猴子。
  • 鼓唇:形容猴子叫声。
  • 唶女:叹息声,此处指叹息。
  • 揶揄:嘲笑,戏弄。
  • 卷衣:整理衣服,准备出发。
  • 五老:指庐山的五老峰。
  •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
  • 谇骂:责骂。
  • 弦金石:指音乐,金石指乐器。
  • 宗徐李与王:指当时的几位著名文人。
  • 鹦鹉:指鹦鹉学舌,比喻模仿。
  • 文君:指卓文君,古代美女,此处比喻美女。
  • 鹔鹴:古代传说中的神鸟。
  • 徇文章:为了文章而牺牲。
  • 贡家:指进贡的家族。
  • 季子:指季布,古代著名侠士。
  • 貂裘:貂皮大衣,象征富贵。
  • 丙辰: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奎壁:古代星宿名,象征文采。
  • 白雪:比喻高洁的文采。
  • 青云:比喻高官显贵。
  • 司空:古代官职名。
  • 武安:古代地名,此处指宴会上的座位。
  • 杨德祖:指杨修,古代文人。
  • 程不识:指程颢,古代文人。
  • 西山:指庐山。
  • 翻手:比喻事情变化无常。
  • 坐上坐:指坐在上座。
  • 行藏:行为和藏匿,指人的行为和隐藏的意图。
  • 饵其口:比喻用某种手段来满足对方。
  • 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南昌。
  • 江陵:古代地名,今湖北荆州。
  • 吴门:指吴地,今江苏一带。
  • 要离:古代著名刺客。

翻译

明堂建成却不见帝王,十二州的牧伯们犹豫不前地朝见。丞相乘坐轿子进入内殿,挥笔一扫就决定了三千人的命运。王生整理行装查看被贬谪的名单,发现武昌的吴国伦也在其中。已经没有官职可以贬谪,左迁已久,有地方可以迁徙,但恩宠仍然新鲜。朝廷中的高官显贵气焰嚣张,吴国伦也是其中一员。小臣无状,罪该万死,但尚且允许简短的命令随风尘传递。在长沙坐中止住了不祥的鵩鸟,在鲁东门外悲叹着吉祥的麒麟。哪里有山林中的妖怪不拍手,哪里有山中的猴子不鼓唇。李侯闭门不出已经十个月了,叹息声中再次被贬,有什么可陈述的呢。此时简短的命令传到南康,府主嘲笑地看着吴国伦。整理衣服大笑,离开府舍,一舸乘风前往武昌。匡庐山的五老峰宛如相揖,长江的九条支流流淌着美酒。归来时家中萧条四壁,大妇责骂,小妇悲伤。你们徒称擅长音乐,难道没有宗徐李与王这样的文人吗。时常跟随处士夸赞鹦鹉,可以救文君典当鹔鹴。什么故人能辜负,却让妻子为了文章而牺牲。啼寒泣饥的苦难未已,东奔西走,穷尽边远之地。燕中炊米如同炊玉,公田种秫不种粳。贡家的车马谁来买,季子的貂裘如何藏。解道人间富官职,你岂不念头上的霜。吴郎欲答答不得,王生请为歌夙昔。日者岁之丙辰前,五星犹闻在奎壁。片语高呼白雪飞,寸心肯让青云色。吾宗少年强解事,吴郎目摄遗其舄。岂唯吴郎众辟易,但语吾曹少坚敌。司空挝鼓尽裸袒,武安行酒半膝席。小儿仅呼杨德祖,一钱可拟程不识。倘闻曹中理公事,君其且看西山碧。故知万变同翻手,风雨青天昼能吼。遗舄少年坐上坐,谁哉捧案前奔走。世人荣辱强相制,吾辈行藏终自取。妻子宁须饶远略,且用七尺饵其口。即使女官更削尽,豫章男子得活不。女乏江陵千树橘,来共吴门千畦韭。耕尽要离墓上云,洗眼看他竟何有。

赏析

这首诗以明堂建成却不见帝王为背景,描绘了朝廷中的权力斗争和文人的命运。诗中通过对比丞相的权势和文人的困境,展现了文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悲哀。诗人通过对吴国伦被贬的描写,表达了对文人命运的同情和对权力斗争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犀利,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文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