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巳字:指茅山,因其形状似“巳”字而得名。
- 辛墟:指茅山,传说中茅山曾是辛弃疾的隐居之地。
- 应箓:应验符命,指天命所归。
- 帝图:帝王的图谋或计划。
- 天关:天上的关隘,比喻极高的地方。
- 日月:比喻光明和时间。
- 昏晓:黄昏和清晨,比喻时间的交替。
-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比喻大地的中心。
- 沧桑: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 混濛:混沌不清的状态。
- 物外:世俗之外,超脱尘世。
- 宰相:古代官职,指高级官员。
- 丹丘:传说中的仙山。
- 白鹄:白色的天鹅,常用来比喻高洁或远大的志向。
翻译
茅山以其“巳”字形状镇守在东海之滨,辛弃疾的隐居地应验了帝王的雄图。 天上的关隘藏着日月,分隔着昏晓,地轴连接着沧桑与混沌。 相信有神仙在世俗之外游历,无需宰相在山中多言。 从这里去丹丘的路并不遥远,但白鹄翩翩却难以通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茅山的神秘与壮丽,通过地理与神话的结合,展现了茅山作为仙境的非凡地位。诗中“天关日月藏昏晓,地轴沧桑接混濛”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宇宙哲理相结合,表达了茅山超越时空的深远意义。后两句则通过“丹丘”与“白鹄”的意象,暗示了仙境的难以触及,增添了诗意的神秘与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