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越王台怀古

虬枝危石障烟藤,极目清秋快一登。 朝汉台边荒草合,牂牁江上暮云层。 青山不解论今古,啼鸟犹能感废兴。 寂寞行宫在何处,夕阳无主乱峰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虬枝(qiú zhī):盘曲的树枝。
  • 危石:高耸的石头。
  • 障烟藤:遮挡烟雾的藤蔓。
  • 极目:尽目力所及远望。
  • 朝汉台:古代地名,此处指古迹。
  • 牂牁江(zāng kē jiāng):古代河流名,今多指珠江上游。
  • 不解:不明白,无法理解。
  • 行宫:帝王出巡时的临时住所。
  • 无主:无人管理,荒废。

翻译

盘曲的树枝和高耸的石头遮挡着烟雾缭绕的藤蔓,我极目远望,清秋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在朝汉台边,荒草丛生,牂牁江上,暮云层层叠叠。青山无法论说今古之事,啼鸟的叫声却能感受到废墟的兴衰。那寂寞的行宫如今在哪里呢?夕阳下,无主的乱峰凝固了沧桑。

赏析

这首作品以登越王台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虬枝危石障烟藤”等句,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日的荒凉与古迹的沧桑,而“青山不解论今古”则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深沉。结尾的“夕阳无主乱峰凝”更是以夕阳下的乱峰象征了历史的终结与遗迹的孤寂,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