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寺遣暑作
岩泉饶奇趣,松柏寄远迹。
如何孤兰若,局蹐四蓬壁。
慈云不垂荫,朱离苦相射。
赫矣尼连火,邈哉阿耨泽。
四大久厌离,诸缘归灭寂。
是以烦恼身,更称清凉宅。
夜梵流妙音,朝观离空色。
窃从庞居士,巾发恣所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岩泉:山岩间的泉水。
- 饶:丰富,多。
- 奇趣:奇特的趣味。
- 寄远迹:寄托远行的足迹,意指松柏象征着远行者的踪迹。
- 孤兰若:孤独的寺庙。
- 局蹐:狭窄,局促。
- 四蓬壁:四面都是简陋的墙壁。
- 慈云:比喻慈悲如云,能遮蔽烈日。
- 不垂荫:不提供遮荫。
- 朱离:红色的屋檐,这里指阳光直射。
- 赫矣:显赫,明亮。
- 尼连火:尼连禅河,印度的一条河,这里指烈日如火。
- 邈哉:遥远的样子。
- 阿耨泽:阿耨达池,佛教中的圣池,这里指清凉之地。
- 四大:佛教中指地、水、火、风四大元素。
- 厌离:厌倦离开。
- 诸缘:各种因缘。
- 灭寂:消失寂静。
- 烦恼身:充满烦恼的身体。
- 更称:更名为。
- 清凉宅:清凉的居所。
- 夜梵:夜晚的梵音,即佛教音乐。
- 流妙音:流淌着美妙的声音。
- 朝观:早晨观看。
- 离空色:超脱尘世的色彩。
- 窃从:私下跟随。
- 庞居士:庞蕴,唐代著名佛教居士。
- 巾发:头巾和头发,指个人的装饰。
- 恣所适:随意所适,自由自在。
翻译
山岩间的泉水充满了奇特的趣味,松柏象征着远行者的足迹。为何这孤独的寺庙,四面都是简陋的墙壁,显得如此局促。慈悲如云却未能提供遮荫,红色的屋檐下阳光直射,炎热难耐。烈日如尼连禅河的火,而遥远的阿耨达池则是清凉之地。长久以来,我对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感到厌倦,各种因缘都归于消失寂静。因此,我这充满烦恼的身体,更名为清凉的居所。夜晚,佛教音乐流淌着美妙的声音;早晨,我观看超脱尘世的色彩。我私下里跟随庞蕴居士,头巾和头发随意所适,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弥陀寺的避暑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佛教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厌倦和对清凉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词汇和意象,如“慈云”、“尼连火”、“阿耨泽”等,增强了诗歌的宗教氛围和哲理深度。同时,诗人通过对“孤兰若”和“清凉宅”的对比,以及对“夜梵”和“朝观”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解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