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翁归自给谏叠石为二山居之后卒而其子参议君颜其斋曰存石志不忘也王子为作歌
沈翁昔日补天炼五色,天漏纵横完不得。且从河汉觅支机,肯向陵阳泣含璧。
一拳气夺二华青,双岭寒分洞庭碧。似压郁林太守归,况负奇章相公癖。
翁今已矣石尚存,内史不忝翁家门。尊者衣冠拜称丈,馀者罗列皆儿孙。
肃然乞我一诗去,欲披薜网穿云根。呜呼漱何必孙荆齿,冷何必夏统肠。
渴何必王烈髓,饥何必鲍靓粮。若翁有官不终日,男子立骨须坚强,嵜嵚磊砢俱无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给谏:古代官名,负责进谏。
- 叠石:堆叠石头,常用于园林造景。
- 参议:古代官名,参与议政。
- 存石:保存石头,此处指沈翁的遗物。
- 补天:神话中女娲补天的故事。
- 五色:五彩斑斓的颜色。
- 河汉:银河。
- 支机:支撑机器,此处比喻寻找支撑。
- 陵阳:地名,此处指沈翁的故乡。
- 含璧:含玉,比喻珍贵。
- 一拳:一握,形容石头不大。
- 二华:指华山,因其分为东、西两峰。
- 洞庭: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 郁林太守:古代官名,此处指沈翁。
- 奇章相公:古代官名,此处指沈翁的同僚。
- 内史:古代官名,负责记录皇帝言行。
- 衣冠:指士人的服饰,代指士人。
- 称丈:尊称为长辈。
- 罗列:排列。
- 薜网:薜荔编织的网,比喻困难。
- 云根:云的根源,比喻高远。
- 孙荆齿:孙荆,人名,齿指牙齿,此处比喻坚硬。
- 夏统肠:夏统,人名,肠指肠子,此处比喻柔软。
- 王烈髓:王烈,人名,髓指骨髓,此处比喻精华。
- 鲍靓粮:鲍靓,人名,粮指粮食,此处比喻基本需求。
- 嵜嵚磊砢:形容山石崎岖不平。
翻译
沈翁昔日曾试图炼五色石补天,但天漏太多,无法完全修补。他只好在银河中寻找支撑,不愿向故乡陵阳泣诉含玉之珍贵。 他手中的一块石头,青色如华山之峰,碧色如洞庭湖之水。这块石头压在郁林太守的归途,更显得奇章相公的癖好。 沈翁如今已逝,但石头尚存,他的儿子参议君将斋名定为“存石”,以示不忘。内史不辱没沈家门楣,尊者们衣冠楚楚,拜称为长辈,其余的石头排列如儿孙。 他们严肃地向我求诗,想要穿越薜荔网,触摸云的根源。啊,漱口何必用孙荆的牙齿,冷却何必用夏统的肠子。 渴了何必喝王烈的骨髓,饿了何必吃鲍靓的粮食。沈翁虽有官职,却不久留,男子立身须坚强,山石崎岖不平也无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沈翁与石头的比喻,展现了沈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故乡的深情。诗中,“补天炼五色”象征沈翁的伟大志向,“河汉觅支机”和“陵阳泣含璧”则表达了他的无奈与乡愁。沈翁逝后,其子将斋名定为“存石”,体现了对父亲的怀念与敬仰。诗末强调“男子立骨须坚强”,鼓励人们面对困难要坚强不屈,即使环境崎岖也要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