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歌行赠沈嘉则游闽

四明之海一杯水,那能便灭男儿趾。北过钱塘泛震泽,处处观涛壮心起。 已许芙蓉作报恩,还将明月寻知已。君不见吴下王元美,君不见吾家好弱弟。 双披鸿濛万古色,并卧白雪空山里。以兹相对辄尽觞,慷慨悲歌泣数行。 世间事事俱肮脏,身后人人归渺茫。荆岭初云未睹白,燕台落日居然黄。 穷来扪舌恐不在,客处誇腰那得强。屈指诸侯太寂寂,唯有七闽紫气凌穹苍。 闽中日日捷书至,白茅方印劳飞骑。辕门秋霜高瘴天,幕府春风在平地。 中丞缓带容揖客,将军解衣延死士。沈夫子,黄金虽如山,愿汝唾莫视。 寸心此际如有托,十口何烦向人计。低昂百氏银不律,挥霍千秋铁如意。 沈夫子,为汝歌,汝今当柰何。若过延津语太阿,人间未几冲波去,底事精光出绛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明:指四明山,在今浙江省宁波市西南。
  • 震泽:古代对太湖的称呼。
  • 芙蓉:指荷花,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明月:比喻知己或美好的事物。
  • 鸿濛: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这里比喻深厚的友谊。
  • 白雪:比喻纯洁无瑕。
  • 尽觞:干杯。
  • 慷慨悲歌:激昂悲壮地唱歌。
  • 肮脏:指不干净,这里比喻世事复杂难明。
  • 渺茫:模糊不清,难以预测。
  • 荆岭:指荆山,在今湖北省西部。
  • 燕台:指燕京,即今北京。
  • 扪舌:指保持沉默。
  • 七闽:指古代福建一带的七个闽族,这里代指福建。
  • 紫气:吉祥的征兆。
  • 穹苍:天空。
  • 白茅方印:古代官方文书上用的印章。
  • 辕门:军营的门。
  • 瘴天:指有瘴气的天气,瘴气是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瘴疠的病源。
  • 中丞:古代官职名,这里指高级官员。
  • 缓带: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不迫。
  • 揖客:迎接客人。
  • 解衣:脱下衣服,形容慷慨大方。
  • 死士:敢死之士。
  • 黄金虽如山:形容财富极多。
  • 唾莫视:不屑一顾。
  • 百氏:指百家姓,这里泛指各种人。
  • 银不律:银制的笔,这里指书写工具。
  • 挥霍:这里指挥洒自如。
  • 铁如意:铁制的如意,如意是古代一种象征吉祥的器物。
  • 延津:地名,在今河南省。
  • 太阿:古代宝剑名。
  • 冲波:冲破波浪,比喻勇往直前。
  • 绛河:银河的别称。

翻译

四明山下的海就像一杯水,怎能淹没男儿的志向。北过钱塘江,游历太湖,每到一处观潮都激起壮志豪情。 已经许诺以荷花作为报恩的象征,还将寻找如明月般知己。你没见过吴下的王元美,你没见过我那可爱的弟弟。 我们共同拥有深厚的友谊,纯洁无瑕如同白雪空山。因此相对饮酒,慷慨悲歌,泪流满面。 世间万事都复杂难明,人生结局难以预测。荆山上的云还未见白,燕京的落日却已显黄。 贫穷时保持沉默,客居时怎能夸耀腰缠万贯。屈指算来,诸侯们太过寂寥,唯有福建上空紫气凌云。 福建每日捷报频传,白茅方印的文书由飞骑传递。军营秋霜高挂,瘴气弥漫的天空,而幕府中春风得意,平地起风。 高级官员从容迎接客人,将军慷慨解衣款待敢死之士。沈夫子,即使黄金堆积如山,愿你对此不屑一顾。 此刻你的心有所寄托,家人生活无需多虑。你挥洒自如地书写,驾驭千秋铁如意。 沈夫子,为你歌唱,你现在该如何是好。若经过延津,告诉太阿剑,人间不久将勇往直前,为何精光会出现在银河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壮志豪情的向往和对知己的渴望。诗中通过对四明山、钱塘江、太湖等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同时,诗人通过对友谊和纯洁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在诗的结尾,诗人通过对沈夫子的劝勉,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