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雨叹
花径才干三尺地,又闻雨师将雨至。
漫呼酒客醒后愁,先滴农夫眼前泪。
两胫敲扑疮未平,一锸蹒跚滑难致。
河身甫低水势高,瓶粟垂空麦苗痹。
中金转贵百物贱,卖儿可了公私事。
司农缓征征不止,司空兴利利无几。
举头是天天漠然,何况君门逾万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酒客:指饮酒的人。
- 滴:这里指泪水滴落。
- 两胫:指两条小腿。
- 敲扑:敲打,这里指因劳作而受伤。
- 锸(chā):一种农具,类似锹。
- 蹒跚:行走不稳的样子。
- 致:到达。
- 甫:刚刚。
- 瓶粟:指储存的粮食。
- 垂空:空无一物。
- 麦苗痹:指麦苗因缺水而枯萎。
- 中金:指中间的货币,这里可能指官府的税收。
- 转贵:变得昂贵。
- 百物:各种物品。
- 司农:古代官名,主管农业。
- 缓征:延缓征税。
- 司空:古代官名,主管工程。
- 兴利:谋求利益。
- 漠然:冷漠,无动于衷。
- 君门:指朝廷。
翻译
花径刚刚干燥了三尺地,又听说雨神即将带来雨水。 我漫无目的地呼唤着酒客,醒来后却满是忧愁,先让农夫眼前的泪水滴落。 两条小腿上的敲打伤痕还未愈合,手持锹蹒跚而行,滑倒难以到达目的地。 河水刚刚降低,水位又升高,储存的粮食空空如也,麦苗因缺水而枯萎。 中间的货币变得昂贵,各种物品却变得便宜,卖掉孩子可以了结公私事务。 司农虽然延缓征税,但征税仍不停止,司空谋求利益,但利益微乎其微。 抬头望天,天空冷漠无动于衷,何况朝廷远在万里之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农民的艰辛生活和朝廷的冷漠。诗中通过“花径才干三尺地,又闻雨师将雨至”展现了农民对天气的无奈,而“两胫敲扑疮未平,一锸蹒跚滑难致”则生动描绘了农民劳作的艰辛。后文通过对比“中金转贵百物贱”与“司农缓征征不止,司空兴利利无几”,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官府的无情。结尾的“举头是天天漠然,何况君门逾万里”更是抒发了对朝廷远隔万里的失望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