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戚希仲

秋兰秇深谷,春英冠芳圻。 当此摧掩日,是尔芬敷时。 明堂大布政,哲匠顜英规。 片言程金石,九有播令徽。 焉睹耦耕子,参往商不随。 皇天诱衷素,飞帛江之湄。 方轨即周行,媚我以好姿。 嬿婉甫及缡,千秋遂为期。 论心当论远,结交须结晚。 远心胜近面,晚交深缱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ì):种植。
  • (qí):边界。
  • 芬敷:芬芳散布。
  •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 (jiǎng):明确,规定。
  • 九有:九州,指全中国。
  • 令徽:美好的名声。
  • 耦耕:两人并肩耕作,这里指平凡的农夫。
  • :参与。
  • 商不随:商议而不随从。
  • :引导。
  • 衷素:内心的真诚。
  • 飞帛:传递书信。
  • 方轨:并排的车轨,比喻并肩前进。
  • 嬿婉:美好和谐。
  • (lí):古代女子出嫁时系的佩巾。
  • 缱绻(qiǎn quǎn):情意深厚,缠绵。

翻译

秋天的兰花种植在深谷之中,春天的花朵冠绝芳香的边界。在这被摧残和掩藏的日子里,正是你芬芳散布的时候。

朝廷中大布政令,哲人规定了英明的规则。片言只语如同金石般坚定,九州大地传播着美好的名声。

哪里能看到并肩耕作的农夫,参与商议却不随从。皇天引导内心的真诚,书信飞传至江边。

并排的车轨就是我们的道路,以美好的姿态亲近我。美好的和谐刚刚及至出嫁的佩巾,千秋万代便成为我们的约定。

论心应当论远,结交必须结晚。远心胜过近面,晚交情意深厚缠绵。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秋兰、春英的描绘,寓意了在逆境中依然能够绽放光彩的品质。诗中“明堂大布政”与“九有播令徽”展现了作者对朝廷政令和美好名声的向往。后文通过“耦耕子”与“商不随”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真诚与独立思考的重视。结尾的“论心当论远,结交须结晚”则是对深厚友情的赞美,强调了远距离心灵相通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真诚、独立与深厚友情的追求。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