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东林精舍

晨色悬抗旌,流泉徇扶藜。 贪看香垆曙,忽已过虎溪。 古树绣上方,荒草掩前阶。 屈戍蔓蟏蛸,军持跃醯鸡。 寻胜冀获新,探往浩无倪。 昔希遗民誓,永怀尘外栖。 今憩东林轨,犹恋区中迷。 悔濯当自今,赏愧庶无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抗旌(kàng jīng):高举的旗帜。
  • 扶藜(fú lí):扶着藜杖,指拄着拐杖。
  • 香垆(xiāng lú):香炉,指寺庙中的香炉。
  • 虎溪(hǔ xī):地名,指虎溪桥,位于庐山。
  • 屈戍(qū shù):屈曲的戍守之地,这里指曲折的边防。
  • 蟏蛸(xiāo shāo):一种小蜘蛛。
  • 军持(jūn chí):古代的一种水瓶,常用于佛教仪式。
  • 醯鸡(xī jī):一种小虫,比喻微小的事物。
  • 遗民(yí mín):指前朝遗留下来的百姓。
  • 尘外(chén wài):尘世之外,指超脱世俗的地方。
  • 东林轨(dōng lín guǐ):指东林寺的规矩或道路。
  • 区中迷(qū zhōng mí):指世俗中的迷惑。
  • (kuí):违背,不合。

翻译

清晨的阳光悬挂着高举的旗帜,流泉伴随着我拄着拐杖前行。 贪婪地观赏着寺庙中香炉的曙光,不知不觉已越过虎溪。 古老的树木在上方绣出图案,荒草掩埋了前方的台阶。 曲折的边防上爬满了小蜘蛛,军持水瓶中跃动着微小的虫子。 寻找胜景希望获得新的发现,探索过去却浩无边际。 曾经羡慕遗民的誓言,永远怀念那超脱尘世的地方。 如今在东林寺的规矩中休息,仍然留恋世俗中的迷惑。 后悔的洗涤从今天开始,赏识的愧疚希望不再违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清晨游览东林精舍的所见所感。诗中,“晨色悬抗旌,流泉徇扶藜”以鲜明的意象开篇,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生机。通过“贪看香垆曙,忽已过虎溪”等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与流连。后文则透露出诗人对尘世的留恋与对超脱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