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月波桥而东望梵音阁

飞桥挂西岭,遥与中弇通。 明月组文波,万颖射鲛宫。 诸峰一十二,献巧争为雄。 奋肩若饥猊,垂首如渴虹。 憔悴欲沈湘,飘飖独凌风。 仰盼云间质,梵语错青红。 一柱锦突兀,孤峰玉玲珑。 虽疲子猷接,未悲阮径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桥:指高悬的桥梁。
  • 中弇:地名,此处指桥梁所通往的地方。
  • 明月组文波:形容月光照在波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 万颖射鲛宫:颖,尖端;鲛宫,传说中海中的宫殿。这里形容月光照耀下的水面波光粼粼,如同无数尖端射向海底的宫殿。
  • 诸峰一十二:指周围的山峰共有十二座。
  • 饥猊:饥饿的狮子,形容山峰的形状。
  • 渴虹:干渴的彩虹,形容山峰的姿态。
  • 沈湘:沉入湘水,比喻山峰的险峻。
  • 飘飖:飘动摇曳的样子。
  • 云间质:云中的物体,指山峰。
  • 梵语错青红:梵语,指佛教的经文或咒语;错,交错。这里形容山峰上的色彩斑斓,如同梵语中的字句交错。
  • 一柱锦突兀:一柱,指山峰;锦,形容色彩斑斓;突兀,高耸突出。
  • 孤峰玉玲珑:孤峰,单独的山峰;玉玲珑,形容山峰精致美丽。
  • 子猷接:子猷,人名,此处指与山峰的接触。
  • 阮径穷:阮,人名;径,小路;穷,尽头。这里指山路的尽头。

翻译

高悬的桥梁挂在西岭上,远远地与中弇相通。 月光照在波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无数尖端的光芒射向海底的宫殿。 周围共有十二座山峰,它们争相展示自己的巧妙之处,努力成为最雄伟的。 山峰奋起肩膀,如同饥饿的狮子,垂下头来,像干渴的彩虹。 它们险峻得仿佛要沉入湘水,飘动摇曳,独自凌风。 仰望云中的山峰,色彩斑斓,如同梵语中的字句交错。 一座山峰色彩斑斓,高耸突出,另一座孤峰精致美丽,如同玉石。 虽然与山峰的接触让人感到疲惫,但并未让人感到悲伤,因为山路并未走到尽头。

赏析

这首作品以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比喻描绘了月波桥东望梵音阁的壮丽景色。通过“飞桥”、“明月”、“万颖”等词语,构建了一个月光照耀下的梦幻般的世界。山峰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通过“饥猊”、“渴虹”等形象,展现了它们的雄伟与险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