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松江返孟孺印上人同载将登泖塔而为陆伯达所误迂道迫暝始抵泖口垂渡大风骤作维梢久之兴尽而去赋此解嘲书付寺僧
陆郎妒我游泖塔,孤棹立作襄城辙。
虽然暝色欲尼人,犹可穿波觅初月。
亭亭乍耸青莲花,黯黯如探黑龙穴。
风轮鼓浪浪拍天,地轴欲裂天无权。
雅无神足到彼岸,可有凡身超四禅。
长年夜分报风止,谢叟兴尽呼回船。
小孤亲揽玉笋白,老足数踏金鳌颠。
归来但诵十六观,耨池窣堵俱眼前。
曼殊室利为余语,多宝塔傍觐龙女。
袖得摩尼无价珠,他日湖心密相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泖塔:位于今上海市松江区的一座古塔。
- 襄城辙:指陆伯达故意绕道襄城,使行程变得曲折。
- 尼人:阻止人。
- 青莲花:比喻泖塔。
- 黑龙穴:比喻深邃的水域。
- 风轮:比喻风力。
- 地轴:比喻大地的中心。
- 四禅:佛教中的第四禅定,代表深层的冥想状态。
- 夜分:夜半。
- 耨池:佛教中的一个地名,此处可能指泖塔附近的池塘。
- 窣堵:佛教中的塔。
- 曼殊室利:即文殊菩萨,智慧的象征。
- 多宝塔:佛教中的一个塔名。
- 摩尼:佛教中的宝珠,代表智慧和清净。
翻译
陆伯达嫉妒我游览泖塔,故意让船只绕道襄城,使行程变得曲折。 尽管夜色即将降临,阻止我们前行,但我们仍能透过波涛寻找初升的月亮。 泖塔高高耸立,宛如一朵青色的莲花,深邃的水域仿佛是黑龙的巢穴。 风力鼓动波浪,浪涛拍击天空,大地似乎要裂开,而天空也无力控制。 虽然没有神足能到达彼岸,但或许有凡人能超越四禅的境界。 长夜半时,风终于停了,谢叟兴尽呼唤回船。 小孤亲自驾驭船只,像玉笋般洁白,老足数次踏上金鳌的顶端。 归来后,只诵读十六观,耨池和窣堵都仿佛在眼前。 文殊菩萨对我说,多宝塔旁可以觐见龙女。 袖中藏着摩尼无价珠,他日湖心深处,我们将秘密相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王世贞与孟孺印上人从松江返回时,因陆伯达的误导而绕道,导致夜晚才抵达泖口,又遭遇大风,最终未能登上泖塔的遗憾经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意象和生动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泖塔的向往和对旅途波折的无奈。尽管遭遇困难,诗人仍保持着超然的心态,通过想象和佛教的智慧来安慰自己,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