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茶轩歌为詹翰林东图作
糟丘欲颓酒池涸,嵇家小儿厌狂药。
自言欲绝欢伯交,亦不愿受华胥乐。
陆郎手着茶七经,却荐此物甘沈冥。
先焙顾渚之紫笋,次及扬子之中泠。
徐闻蟹眼吐清响,陡觉雀舌流芳馨。
定州红瓷玉堪妒,酿作蒙山顶头露。
已令学士夸党家,复遣娇娃字纨素。
一杯一杯殊未已,狂来忽鞭玄鹤起。
七碗初移糟粕觞,五弦更净琵琶耳。
吾宗旧事君记无,此醉转觉知音孤。
朝贤处处骂水厄,伧父时时呼酪奴。
酒耶茶耶俱我友,醉更名茶醒名酒。
一身原是太和乡,莫放真空落凡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糟丘:酒糟堆积如山,形容酒多。
- 嵇家小儿:指嵇康,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此处可能指其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
- 厌狂药:厌倦了酒。
- 华胥乐:指梦境中的快乐,华胥是传说中的国名,人们无欲无求,生活安乐。
- 陆郎:指陆羽,唐代茶学家,被誉为“茶圣”。
- 茶七经:指陆羽所著的《茶经》,共七章。
- 顾渚之紫笋:指顾渚山产的紫笋茶,是唐代名茶。
- 扬子之中泠:扬子江中的泠水,此处指扬子江水泡的茶。
- 蟹眼:形容水初沸时的小气泡,如蟹眼。
- 雀舌:一种茶叶,以其形状似雀舌而得名。
- 定州红瓷:定州产的红瓷茶具。
- 蒙山顶头露:指蒙山顶上的露水,此处指用蒙山顶上的露水泡的茶。
- 党家:指党进,唐代宰相,好茶。
- 娇娃:美丽的少女。
- 纨素:指精美的丝织品,此处可能指用纨素包裹的茶叶。
- 玄鹤:黑色的鹤,此处可能指醉酒后的幻觉。
- 糟粕觞:指酒杯中的残酒。
- 琵琶耳:指琵琶的声音,此处可能指饮酒后的幻听。
- 朝贤:朝廷中的贤人。
- 水厄:指因饮茶过多而引起的疾病。
- 伧父:粗鲁的人。
- 酪奴:指酒。
- 太和乡:指和谐安宁的地方。
- 真空:佛教用语,指超越一切物质现象的绝对存在。
- 凡有:指世俗的存在。
翻译
酒糟堆积如山将要倒塌,酒池干涸,嵇康家的小儿厌倦了酒。他自己说想要断绝与酒友的交往,也不愿意享受梦境中的快乐。陆羽手写的《茶经》,却推荐这种饮品来甘心沉沦。首先烘焙顾渚山的紫笋茶,其次是扬子江中的泠水。慢慢地听到蟹眼般的小气泡发出清脆的声音,突然感觉到雀舌茶散发出芳香。定州的红瓷茶具美得令人嫉妒,用来酿造蒙山顶上的露水茶。已经让学士们夸赞党家的茶,又让美丽的少女名叫纨素。一杯接一杯地喝个不停,狂放时忽然鞭打玄鹤让它飞起。七碗茶刚换下酒杯,五弦琴的声音也变得清净。我们家族的旧事你还记得吗?这次醉酒反而觉得知音难寻。朝廷中的贤人们处处骂着因饮茶过多而引起的疾病,粗鲁的人时时称呼酒为酪奴。酒和茶都是我的朋友,醉了就以茶为名,醒了就以酒为名。我本身就是和谐安宁的地方,不要让真空落入世俗的存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酒与茶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这两种饮品的独特情感。诗中,作者先是以酒的颓废与茶的清新对比,表达了对酒的厌倦和对茶的喜爱。随后,通过对茶的细腻描写,如紫笋茶、泠水、蟹眼、雀舌等,展现了茶的品质与饮茶的乐趣。最后,作者以酒与茶为友,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和谐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酒与茶的对比,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答伯承新喻 》 —— [ 明 ] 王世贞
- 《 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 —— [ 明 ] 王世贞
- 《 承明伯文学存叔鸿胪见访余兄弟不值有作 》 —— [ 明 ] 王世贞
- 《 壶公楼之背对广心池之小浮玉 》 —— [ 明 ] 王世贞
- 《 送张州守归蜀 》 —— [ 明 ] 王世贞
- 《 病中 其二 》 —— [ 明 ] 王世贞
- 《 追补姚元白市隐园十八咏玉林 》 —— [ 明 ] 王世贞
- 《 金山与送者饮别登舟作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