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学去疾甫裒然小试首矣两岁冬袖所作贽余痛饮旬日而别意欲得余一言耳沃之酒歌以送之
吾怜蔡荣名,不荣龊龊尘世名。纵然茂才冠东越,自有微尚依西京。
吾怜蔡去疾,不去陶陶酒人疾。小饮犹倾三百杯,大醉须眠一千日。
两年两叩先生门,沾沾所见惬所闻。袖携天台石,吐作弇山云。
先生舍身作道民,南山黯没干将文。瓮头颇足中山酒,祇是无名可借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蔡荣名:人名,诗中提到的对象。
- 龊龊:(chuò chuò) 形容小心谨慎,拘谨的样子。
- 茂才:古代指才华出众的人。
- 东越:地名,泛指东方。
- 微尚:微小的愿望或志向。
- 西京:指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之一。
- 陶陶:(táo táo) 形容快乐、自在。
- 贽:(zhì) 古代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也泛指礼物。
- 弇山:地名,指诗人的隐居之地。
- 干将:古代著名的剑,这里可能指代诗人的才华或作品。
- 中山酒:古代名酒,这里泛指美酒。
翻译
我怜爱蔡荣名,他不追求尘世中那些拘谨的名声。即使他的才华在东方已经非常出众,他仍然保持着微小的志向,依恋着西京。 我怜爱蔡去疾,他不离开那些快乐自在的酒人生活。小饮时也能倾倒三百杯,大醉时则要长眠一千日。 两年间两次拜访先生,每次都感到满意和愉快。他袖中携带着天台山的奇石,吐露出的言语如同弇山上的云雾。 先生舍弃了尘世的身份,成为了一位道士,南山上的剑光黯淡,不再闪耀。瓮中装满了中山美酒,只是没有合适的名字可以借给他。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蔡荣名和蔡去疾两位朋友的深厚情感和赞赏。诗人通过对比两位朋友的不同追求,展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和生活方式。蔡荣名虽才华横溢却不慕虚名,蔡去疾则沉醉于酒中生活,享受自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天台石”、“弇山云”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表现力。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