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七夕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申: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七香车: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马车,常用作贵族的交通工具。
  • 晓霞:清晨的霞光。
  • 响佩:佩玉发出的声音。
  • 日薄:日光微弱,指天色将晚。
  • :鲜艳,美丽。
  • 桂嫩:初开的桂花。
  • 传香远:香气传播得很远。
  • 榆高:高大的榆树。
  • 送影斜:树影斜斜地投射。
  • 卜肆:占卜的店铺。
  • 灵槎:神话中能载人上天的木筏。

翻译

已经驾上了华丽的七香车,心中期待着清晨的霞光。 微风轻拂,只听见佩玉的清脆响声,日光微弱,花朵不再鲜艳。 初开的桂花香气远播,高大的榆树投下斜斜的影子。 在成都的卜肆中,曾经嫉妒那些能识别灵槎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驾着七香车,心中期待着清晨的美丽霞光,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中“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时光流转、美好易逝的哀愁。后两句“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则通过对桂花和榆树的描绘,进一步以自然景象隐喻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变迁。最后两句“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则透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