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崔兖海宅与崔明秀才话旧因寄僚杜赵李三掾

绛帐恩如昨,乌衣事莫寻。 诸生空会葬,旧掾已华簪。 共入留宾驿,俱分市骏金。 莫凭无鬼论,终负托孤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绛帐(jiàng zhàng):红色的帐幕,古代高官或学者讲学时常用,这里指崔兖海生前讲学的场所。
  • 乌衣:指东晋时期的乌衣巷,曾是贵族居住地,后泛指高官显贵的住所。
  • 华簪(huá zān):华丽的簪子,古代官员的冠饰,这里指旧时的同僚已经升官。
  • 留宾驿:古代接待宾客的驿站。
  • 市骏金:指购买良马的费用,比喻资助或赏赐。
  • 无鬼论:指不相信鬼神存在的观点。
  • 托孤心:指对孤儿的托付和关怀。

翻译

红色的讲学帐幕,恩情仿佛昨日,乌衣巷的往事已难寻觅。 学生们空自聚集来参加葬礼,旧日的同僚们已戴上华丽的簪子升官。 我们都曾一同进入接待宾客的驿站,各自分得赏赐的金帛。 不要凭借不相信鬼神的理论,最终辜负了对孤儿的托付之心。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访问已故崔兖海的宅邸,与崔明秀才回忆往事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比过去的荣光与现在的变迁,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旧日同僚的思念。诗的最后两句,李商隐提出了对无鬼论的质疑,强调了人应当承担起对孤儿的托付责任,不应因无鬼论而忽视了对人的关怀和责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李商隐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