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 (yè):拜见。
- 明光殿:古代宫殿名,此处指朝廷。
- 先趋:先行前往。
- 建礼门:古代宫门名,此处指朝廷的正门。
- 仙郎:对崔员外的尊称。
- 亚相:指崔员外即将担任的官职,次于丞相。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
- 巴山:山名,位于今四川省东部。
- 汉水:河流名,流经陕西、湖北等地。
- 邵平园:指邵平的园林,邵平是汉代著名隐士。
翻译
想要拜见朝廷的明光殿,先要前往建礼门。 尊贵的崔员外此行将得意,即将担任的亚相职位正受到皇帝的恩宠。 竹林中的巴山道,花丛间的汉水源。 带着两行泪水,为了探访邵平的园林。
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送别崔员外入朝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明光殿”与“建礼门”象征着朝廷的荣耀与权力,而“仙郎去得意,亚相正承恩”则直接赞美了崔员外的仕途得意和皇帝的恩宠。后两句通过对巴山道和汉水源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同时“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离别的感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
岑参的其他作品
- 《 冀国夫人歌辞七首 其四 》 —— [ 唐 ] 岑参
- 《 优钵罗花歌 》 —— [ 唐 ] 岑参
- 《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 —— [ 唐 ] 岑参
- 《 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 》 —— [ 唐 ] 岑参
- 《 送二十二兄北游寻罗中 》 —— [ 唐 ] 岑参
- 《 送王七录事赴虢州 》 —— [ 唐 ] 岑参
- 《 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 —— [ 唐 ] 岑参
- 《 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 》 —— [ 唐 ] 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