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万齐融

· 李颀
名高不择仕,委世随虚舟。 小邑常叹屈,故乡行可游。 青枫半村户,香稻盈田畴。 为政日清净,何人同海鸥。 摇巾北林夕,把菊东山秋。 对酒池云满,向家湖水流。 岸阴止鸣鹄,山色映潜虬。 靡靡俗中理,萧萧川上幽。 昔年至吴郡,常隐临江楼。 我有一书札,因之芳杜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委世:随顺世俗。
  • 虚舟:比喻随波逐流,无所执着。
  • :小城镇。
  • :充满。
  • :田地。
  • 为政:治理政务。
  • 潜虬:潜藏的龙,比喻隐居的贤才。
  • 靡靡:柔弱,随风摇曳的样子。
  • 书札:书信。

翻译

名声显赫却不为官,随顺世俗如同漂浮的空船。 小城镇常感叹委屈,故乡却是可以自由游走的乐土。 青翠的枫树半掩着村户,香稻满田地。 治理政务时清净无为,有谁与海鸥为伴? 在北林中摇动巾帕迎接夕阳,手持菊花在东山感受秋意。 对着酒池,云雾弥漫,望着家的方向,湖水悠悠流淌。 岸边阴凉,止住了鸣叫的天鹅,山色映照着潜藏的龙。 柔弱随风,世俗中的道理,萧瑟的川上幽静。 昔日来到吴郡,常隐居在临江楼。 我有一封书信,借此寄往芳杜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名士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清净无为的治理理念。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青枫半村户,香稻盈田畴”,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同时,通过“为政日清净,何人同海鸥”等句,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清净境界的追求。

李颀

李颀

李颀,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汉族,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市西)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