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上

· 李峤
配极辉光远,承天顾托隆。 负图济多难,脱履归成功。 圣道昭永锡,邕言让在躬。 还推万方重,咸仰四门聪。 恭己忘自逸,因人体至公。 垂旒沧海晏,解网法星空。 云散天五色,春还日再中。 称觞合缨弁,率舞应丝桐。 凯乐深居镐,传歌盛饮丰。 小臣滥簪笔,无以颂唐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配极:指皇帝的德行与天相配。
  • 承天:接受天命。
  • 顾托:托付,指天命的托付。
  • 负图:指背负着国家的图谋和责任。
  • 脱履:比喻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专心治理国家。
  • 圣道:指皇帝的治国之道。
  • 昭永锡:昭示并赐予永久。
  • 邕言:和谐的言语,指皇帝的言论和政策。
  • 在躬:亲自。
  • 垂旒:古代帝王冠冕前的垂饰,象征权威。
  • 沧海晏:比喻天下太平。
  • 解网:比喻放宽政策,减少刑罚。
  • 法星:指天上的星辰,比喻遵循天道。
  • 云散:比喻困难和障碍消除。
  • 天五色:指天空出现五彩祥云,象征吉祥。
  • 日再中:太阳再次升到中天,比喻国家复兴。
  • 称觞:举杯祝酒。
  • 合缨弁:指官员们穿戴整齐,准备参加庆典。
  • 率舞:带头跳舞。
  • 应丝桐:指音乐和谐,丝桐是古代的弦乐器。
  • 凯乐:胜利的乐曲。
  • 深居镐:指皇帝深居简出,专心治理国家。
  • 传歌:传唱的歌曲。
  • 盛饮丰:丰盛的宴饮。
  • 小臣:作者自谦的称呼。
  • 滥簪笔:指自己虽然不才,但仍尽力记录和颂扬。
  • 唐风:指唐朝的盛世风气。

翻译

皇帝的德行与天相配,光辉远播,接受天命,托付重大。背负着国家的图谋和责任,克服重重困难,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专心治理国家,最终取得成功。皇帝的治国之道昭示并赐予永久,和谐的言论和政策亲自实施。皇帝深知万方的重要性,全国人民都仰望他的明智决策。皇帝自律严格,不图安逸,以至公之心体恤人民。他的权威如沧海般平静,政策宽松如解开网罗,遵循天道如法星般明亮。困难和障碍如云散般消除,天空出现五彩祥云,国家如太阳再次升到中天般复兴。举杯祝酒,官员们穿戴整齐,准备参加庆典,带头跳舞,音乐和谐。胜利的乐曲在深居简出的皇帝居所中响起,传唱的歌曲伴随着丰盛的宴饮。我虽是小臣,不才,但仍尽力记录和颂扬唐朝的盛世风气。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唐朝皇帝的德行和治国成就,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描绘了皇帝的英明决策和对国家的深远影响。诗中“配极辉光远”、“承天顾托隆”等句,展现了皇帝的崇高地位和天命所归。而“负图济多难”、“脱履归成功”则体现了皇帝在国家困难时期的担当和最终的成功。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宏大,表达了对皇帝的崇敬和对唐朝盛世的赞美。

李峤

李峤

唐赵州赞皇人,字巨山。年二十,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迁给事中。武则天时,来俊臣兴狄仁杰狱,峤复验,辩其无罪,忤旨,出为润州司马。旋入为凤阁舍人,文册大号令,多委其主之。圣历初,与姚崇偕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鸾台侍郎,依旧平章事,监修国史。中宗神龙初,贬通州刺史,数月即召回,旋又拜相。睿宗即位,再被贬,寻以年老致仕。玄宗时贬庐州别驾卒,年七十。工诗文,与苏味道齐名,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号文章四友。有集。 ► 199篇诗文

李峤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