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谪夷陵题长乐寺

· 李涉
当时谪宦向夷陵,愿得身闲便作僧。 谁知渐渐因缘重,羞见长燃一盏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谪宦(zhé huàn):被贬谪的官员。
  • 夷陵:地名,今湖北省宜昌市。
  • 身闲:身心闲适,无官职束缚。
  • 作僧:成为僧侣,出家修行。
  • 因缘:佛教术语,指事物生起或坏灭的辅助条件。
  • 长燃:长时间燃烧,指佛教中的长明灯,象征佛法不灭。

翻译

当时我被贬谪到夷陵,心中渴望得到身心的闲适,便想成为一名僧侣。 谁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尘世的因缘越来越重,以至于羞于见到那盏长明灯。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李涉在被贬夷陵时的心境变化。起初,他因官场的失意而向往出家为僧的宁静生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发现自己与尘世的牵绊越来越深,无法割舍。诗中的“羞见长燃一盏灯”巧妙地运用了佛教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留恋和对出世生活的矛盾心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寻以结近幸,为谏议大夫孔戣劾奏,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公元827年-公元835年)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