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题夷陵水馆

· 李涉
凝碧初高海气秋,桂轮斜落到江楼。 三更浦上巴歌歇,山影沉沉水不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凝碧:深绿色,这里指夜色深沉。
  • 桂轮:指月亮,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
  • 斜落:斜照,指月亮偏西。
  • 江楼:江边的楼阁。
  • 三更:古代分夜为五更,三更约为晚上十一时至凌晨一时。
  • :水边。
  • 巴歌:巴地(今四川东部)的民歌。
  • :停止。
  • 沉沉:深沉的样子。

翻译

夜色深沉,海面上的秋意渐浓,月亮斜照在江边的楼阁上。三更时分,水边的巴地民歌已经停止,山的影子深沉,水面静止无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静谧的景象,通过“凝碧”、“桂轮斜落”等词语,传达出夜色的深沉和月光的柔和。诗中“三更浦上巴歌歇”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也增添了夜的宁静。结尾的“山影沉沉水不流”则进一步以山的静态和水的静止,强化了整个夜晚的静谧氛围,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心境。

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寻以结近幸,为谏议大夫孔戣劾奏,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公元827年-公元835年)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