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晋昌亭闻惊禽

羁绪鳏鳏夜景侵,高窗不掩见惊禽。 飞来曲渚烟方合,过尽南塘树更深。 胡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杂橘村砧。 失群挂木知何限,远隔天涯共此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羁绪:旅途中的愁思。
  • 鳏鳏:形容忧愁失眠的样子。
  • 榆塞:古代北方边塞的泛称。
  • 橘村:指楚地,因楚地多橘。
  • :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
  • 挂木:挂在树上的东西,这里指失群的鸟。

翻译

旅途中的愁思让我夜不能寐,高高的窗户敞开着,我看到了一只受惊的鸟。它飞过曲折的小洲,烟雾刚刚聚合,穿过南边的池塘,树木更加幽深。胡马的嘶鸣和边塞的笛声交织在一起,楚地的猿猴吟唱与橘村的捣衣声混杂。不知道有多少失群的鸟儿挂在树上,它们虽然远隔天涯,却有着同样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夜晚的孤独与忧愁。通过“羁绪鳏鳏”和“高窗不掩见惊禽”等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惊恐。诗中“胡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杂橘村砧”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声音的交织,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感染力。结尾的“失群挂木知何限,远隔天涯共此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失群之鸟的同情,以及自己与它们心灵相通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魅力。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