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侍御任集贤校书及升柏台又与秘阁相对同院张学士亦余特厚故以诗赠之

共怜独鹤青霞姿,瀛洲故山归已迟。 仁者焉能效鸷鹗,飞舞自合追长离。 梧桐迥齐鳷鹊观,烟雨屡拂蛟龙旗。 鸿雁冲飙去不尽,寒声晚下天泉池。 顾我蓬莱静无事,玉版宝书藏众瑞。 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室至。 金门待诏何逍遥,名儒早问张子侨。 王褒轶材晚始入,宫女已能传洞箫。 应令柏台长对户,别来相望独寥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瀛洲(yíng zhōu):神话中的仙山,比喻理想中的居所。
  • 仁者:有仁德的人。
  • 鸷鹗(zhì è):猛禽,比喻勇猛的人。
  • 长离:古代神话中的神鸟,比喻高远的志向。
  • 梧桐:树名,常用来象征高洁。
  • 鳷鹊观(zhī què guān):古代宫观名。
  • 蛟龙旗:古代象征皇权的旗帜。
  • 天泉池:宫廷中的池塘,象征清凉与宁静。
  •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比喻隐居或理想之地。
  • 玉版宝书:珍贵的书籍。
  • 青编:古代书籍的代称。
  • 汲冢:古代书籍的来源之一,指汲取古代智慧。
  • 科斗:古代书籍的文字形式。
  • 鲁室:指鲁国的文化,这里指古代文化的传承。
  • 金门待诏:指在朝廷等待任命的文人。
  • 张子侨: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名儒。
  • 王褒:人名,西汉文学家。
  • 洞箫:古代乐器,这里指王褒的作品。
  • 柏台:指秘书省,古代官署名。

翻译

我们共同怜爱那独鹤般高洁的青霞姿态,归去瀛洲的故山已晚。有仁德的人怎能效仿勇猛的鸷鹗,自然应追求长离般的高远志向。梧桐树高耸如鳷鹊观,烟雨中屡次拂动着象征皇权的蛟龙旗。鸿雁乘风而去,寒声在夜晚降临天泉池。我在这蓬莱般宁静无事之地,珍藏着玉版宝书,青编尽是汲冢来的智慧,科斗文字皆从鲁室传承而至。在金门等待任命的日子何等逍遥,早有名儒张子侨来问学。王褒的才华虽晚但终于入宫,宫女已能传唱他的洞箫曲。愿柏台常对门户,别后相望,唯有寥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德裕与王三侍御的深厚友情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和象征元素,如“瀛洲”、“独鹤”、“长离”等,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远大理想的追求。同时,通过对“梧桐”、“蛟龙旗”、“天泉池”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的宁静与庄严。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李德裕

李德裕

唐赵郡人,字文饶。李栖筠孙、李吉甫子。幼有壮志,苦心力学,不喜科试。既冠,卓荦有大节。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学士,禁中书诏,大手笔多诏德裕草之。寻转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敬宗时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即位,加检校礼部尚书,召为兵部侍郎。武宗时由淮南节度使入相,弭藩镇之祸,决策制胜,威权独重。德裕为李党首领,牛僧孺、李宗闵为首之牛党深衔之,宣宗立,为牛党所构,贬崖州司户卒。追赠尚书左仆射、太子少保、卫国公。好著书为文,虽位极台辅,读书不辍。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 ► 1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