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井邑:家乡。
- 挂冠:指辞官归隐。
- 飘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泛梗:比喻漂泊无定。
- 越吟:指思乡之歌。
- 潘鬓:指中年鬓发初白。
- 邯郸道:通往北方的道路,这里象征着远离家乡。
翻译
昔人怀念家乡,因为有辞官归隐的日子。 而我这个漂泊者,总是随着漂泊无定的生活而迁移。 因病而唱起思乡之歌,中年鬓发初白,更添秋日的悲伤。 向北望去是通往邯郸的道路,应该没有归去的日期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自身漂泊无依的悲凉情感。诗中,“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与“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无法归乡的无奈。后两句“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则进一步以病中的思乡和秋日的悲伤来加深这种情感的表达。最后一句“北指邯郸道,应无归去期”更是以北方的道路象征远离家乡,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无望和绝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人生感慨。

李德裕
唐赵郡人,字文饶。李栖筠孙、李吉甫子。幼有壮志,苦心力学,不喜科试。既冠,卓荦有大节。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学士,禁中书诏,大手笔多诏德裕草之。寻转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敬宗时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即位,加检校礼部尚书,召为兵部侍郎。武宗时由淮南节度使入相,弭藩镇之祸,决策制胜,威权独重。德裕为李党首领,牛僧孺、李宗闵为首之牛党深衔之,宣宗立,为牛党所构,贬崖州司户卒。追赠尚书左仆射、太子少保、卫国公。好著书为文,虽位极台辅,读书不辍。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
► 151篇诗文
李德裕的其他作品
- 《 思在山居日偶成此咏邀松阳子同作 》 —— [ 唐 ] 李德裕
- 《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今重赋此诗兼寄题黄先生旧馆 》 —— [ 唐 ] 李德裕
- 《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侍御任集贤校书及升柏台又与秘阁相对同院张学士亦余特厚故以诗赠之 》 —— [ 唐 ] 李德裕
- 《 伊川晚眺 》 —— [ 唐 ] 李德裕
- 《 句 》 —— [ 唐 ] 李德裕
- 《 重忆山居六首巫山石 》 —— [ 唐 ] 李德裕
- 《 忆平泉山居赠沈吏部一首 》 —— [ 唐 ] 李德裕
- 《 忆金门旧游奉寄江西沈大夫 》 —— [ 唐 ] 李德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