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峤
悬匏曲沃上,孤筱汶阳隈。 形写歌鸾翼,声随舞凤哀。 欢娱分北里,纯孝即南陔。 今日虞音奏,跄跄鸟兽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悬匏(páo):悬挂的葫芦,这里指笙的形状。
  • 曲沃:地名,在今山西省。
  • 孤筱(xiǎo):孤立的小竹,这里指笙的竹管。
  • 汶阳:地名,在今山东省。
  • (wēi):山或水的弯曲处。
  • 歌鸾翼:比喻笙的声音如同鸾鸟的翅膀。
  • 舞凤哀:比喻笙的声音带有凤鸟舞蹈时的哀愁。
  • 北里:古舞曲名,这里指欢乐的场合。
  • 纯孝:纯粹的孝道。
  • 南陔(gāi):古地名,这里象征孝道。
  • 虞音:古代的乐曲。
  • 跄跄(qiāng):形容鸟兽行走的样子。

翻译

悬挂在曲沃上的葫芦,孤立在汶阳弯曲处的竹管, 其形状如歌鸾展翅,其声随舞凤哀鸣。 在欢乐的北里舞曲中,纯孝的精神在南陔之地得以体现。 今日奏响古老的虞音,鸟兽们跄跄而来,仿佛被音乐所吸引。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笙的形状和声音,以及它在不同场合中的意义,展现了笙的深远文化和情感内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歌鸾翼”和“舞凤哀”,生动地描绘了笙的音乐特性。同时,通过“北里”和“南陔”的对比,表达了笙在欢乐与孝道中的双重角色。最后,以“虞音”和“跄跄鸟兽来”作结,增添了神秘和庄重的气氛,体现了笙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李峤

李峤

唐赵州赞皇人,字巨山。年二十,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迁给事中。武则天时,来俊臣兴狄仁杰狱,峤复验,辩其无罪,忤旨,出为润州司马。旋入为凤阁舍人,文册大号令,多委其主之。圣历初,与姚崇偕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鸾台侍郎,依旧平章事,监修国史。中宗神龙初,贬通州刺史,数月即召回,旋又拜相。睿宗即位,再被贬,寻以年老致仕。玄宗时贬庐州别驾卒,年七十。工诗文,与苏味道齐名,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号文章四友。有集。 ► 199篇诗文

李峤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