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亭子送李司马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
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
千家万井连回溪,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
为君题,惜解携,草萋萋,没马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郡城:指地方行政中心的城市。
- 盘崖缘壁:沿着崖壁盘旋而上。
- 攀跻:攀登。
- 五马:古代贵族或官员出行时的仪仗,这里指李司马的仪仗。
- 丝绳玉壶:指精美的酒器。
- 端倪:边际,这里指视野的尽头。
- 万井:形容村庄众多。
- 回溪:曲折的溪流。
- 点笔操纸:指书写。
- 解携:分别。
- 草萋萋:形容草茂盛。
翻译
高高的亭子位于郡城的西边,直上千尺,仿佛与云端齐平。沿着崖壁盘旋而上,尝试攀登,群山在脚下,飞鸟也显得低矮。 李司马的五马仪仗在天空中半隐半现,嘶鸣声传来,我手持丝绳玉壶,为你斟酒。坐在这里一望无际,红花绿柳间,黄莺乱啼。 千家万户的村庄连绵不断,曲折的溪流环绕。饮酒未醉,已闻暮鸡报晓,我拿起笔,铺开纸,为你题诗。 为你题诗,却惋惜即将分别,草地茂盛,马蹄隐没其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李司马在郡城西亭子上的离别场景。诗中,岑参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如“直上千尺与云齐”和“群山向下飞鸟低”,生动地表现了亭子的高耸和周围环境的辽阔。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如“红花绿柳莺乱啼”和“千家万井连回溪”,营造了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结尾的“惜解携,草萋萋,没马蹄”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惋惜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岑参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