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温州朱尚书并呈军倅崔太傅

永嘉名郡昔推名,连属荀家弟与兄。 教化静师龚渤海,篇章高体谢宣城。 山从海岸妆吟景,水自城根演政声。 今日老输崔博士,不妨疏逸伴双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永嘉:地名,今浙江温州。
  • 名郡:著名的郡县。
  • 连属:连续,相连。
  • 荀家弟与兄:指荀氏兄弟,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及其兄弟。
  • 教化:教育感化。
  • 静师:指安静地进行教育。
  • 龚渤海:人名,可能是指一位以教育闻名的官员。
  • 篇章:文章。
  • 高体:高超的文体。
  • 谢宣城:人名,可能是指一位以文才著称的官员。
  • 山从海岸:山脉从海边延伸。
  • 妆吟景:装饰吟咏的景色。
  • 水自城根:水流从城墙根部流过。
  • 演政声:传播政治声望。
  • 老输:年老而不如。
  • 崔博士:人名,可能是指一位博士(古代学官)。
  • 疏逸:疏远而闲适。
  • 双旌:双重的旌旗,古代表示官员的级别。

翻译

永嘉是一个昔日著名的郡县,连续地属于荀家的兄弟们。教育感化如同安静的师傅龚渤海,文章的高超文体堪比谢宣城。山脉从海边延伸,装饰着吟咏的景色,水流从城墙根部流过,传播着政治声望。如今我年老不如崔博士,不妨疏远而闲适地陪伴着双重的旌旗。

赏析

这首诗是杜荀鹤寄给温州的朱尚书和崔太傅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永嘉郡的赞美以及对自己家族和当地文化的自豪。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成就与古代名人的成就,展现了一种自谦与对前辈的敬仰。诗的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年老后的心态,愿意过一种疏远而闲适的生活,与高官显贵相伴,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