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长句

· 杜牧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巫娥庙:指巫山神女的庙宇。
  • 宋玉宅:指古代文学家宋玉的故居。
  • 榆荚:榆树的果实,形似小钱币。
  • 灞上:指灞水之滨,古代长安附近的地方。
  • 汉南:汉水以南的地区。

翻译

日落时分,水流自西向东,春光无限,柳树的绿意似乎永无止境。 巫山神女的庙宇里,柳枝低垂,似乎含着雨露;宋玉的故居前,柳条斜斜地随风摇曳。 它们不介意与榆树的果实一同争艳,更与桃花的艳丽相映成趣。 在灞水之滨,汉水以南,有千万棵柳树,不知有多少人在这游宦生涯中经历了别离之苦。

赏析

这首作品以柳树为线索,描绘了春日景色,并借景抒发了游宦别离之情。诗中“日落水流西复东”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暗含了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哲理。后文通过对柳树与其他自然元素的对比描写,展现了柳树的坚韧与生命力,以及与桃花相映的美丽。结尾处,诗人通过对灞上汉南千万树的描绘,抒发了对游宦生涯中别离之苦的感慨,使诗歌情感更加深沉。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