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
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
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
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
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
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
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
惆怅飞鸟尽,南溪闻夜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胜概:美景。
- 衡门:简陋的门,指代简朴的生活。
- 趣弥浓:兴趣更加浓厚。
- 二仲:指隐士羊仲、求仲,这里泛指隐士。
- 徇:追求。
- 野碓:山野中的石臼,用于舂米。
翻译
雷声在太白山旁轰鸣,雨点落在八九座山峰之上。向东望去,白阁峰上的云雾,一半已经融入紫阁峰的松林之中。眼前的美景纷至沓来,简朴的门前兴趣更加浓厚。幸好有几亩田地,得以延续隐士的足迹。早先听闻智者的言语,偶然间与内心相通。错误地追求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官职,回到山中,愧对这尘世的容颜。不再拿起钓竿,山野中的石臼也无人舂米。心中惆怅,飞鸟已尽,南溪边传来夜间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岑参在假归白阁西草堂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岑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厌倦。雷声、雨峰、云雾、松林等自然元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壮美的山水画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自己追求微官的反思,以及对隐士生活的赞美,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归隐的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岑参诗歌的独特魅力。